"友人以梅、":朋友用梅花、
"兰、":兰花、
"瑞香、":瑞香、
"水仙供客":水仙招待客人,
"曰四香":称为“四香”,
"分韵得风字":大家分韵作诗,我抽到了“风”字。
"云深山坞":在深山幽谷,
# 山坞:山坳;山间的平地。
"烟冷江皋":江边寒冷的地方,
# 江皋:江岸,江边地。
"人生未易相逢":人们不容易相遇。
"一笑灯前":在灯前欢笑时,
"钗行两两春容":看到女子们成双成对,春光满面。
"清芳夜争真态":夜晚,四香竞相绽放,
"引生香、":香气,
"撩乱东风":随风飘散。
"探花手":赏花的手,
"与安排金屋":仿佛在为她们安排华丽的住所,
"懊恼司空":让那些不懂得欣赏的人感到懊恼。
"憔悴欹翘委佩":花儿憔悴,枝叶低垂,
"恨玉奴销瘦":仿佛怨恨自己消瘦,
"飞趁轻鸿":像轻盈的鸿雁般飞走。
# 轻鸿:轻盈迅捷的鸿鹄。
"试问知心":试问在座的人,
"尊前谁最情浓":谁对花儿感情最深。
"连呼紫云伴醉":连连呼唤紫云陪伴醉酒,
"小丁香、":小丁香、
"才吐微红":才微微露出红色。
"还解语":花儿仿佛还能说话,
"待携归、":真想带着它们,
"行雨梦中":一起在梦中行云布雨。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的词,全词以花喻人,既赞美了“四香”的清雅高洁,又寄托了词人对欢聚时光的珍惜、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以及隐约的男女情思。
2. 写作手法
用典:“司空”这个说法来自唐朝的一个故事:当时刘禹锡从和州刺史任上回京,李司空设宴招待他,还叫歌妓来劝酒。刘禹锡当场作诗说:“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后来人们就用“司空见惯”来形容常见的事,觉得没什么稀奇的。这里用来形容见多识广的人。
3. 分段赏析
“瑞香”是一种冬天也不落叶的灌木,春天刚到就开花,花瓣里面白色外面红色。“分韵”就是几个朋友一起写诗时,先定好几个押韵的字,每人分一个韵脚来写。上片开头三句对应词序里说的“四香供客”。原本独自开在山里江边的瑞香、梅花、兰草、水仙,现在能聚在一起给人观赏,比人见面还容易。“一笑”这两句说四种花像发钗一样排成两排,好像在告诉大家春天来了。我们提着灯看花,心情特别好。“清芳”这两句写四种花夜里比着散发香味,连春风都舍不得走。“探花手”三句提到朋友找来这四种花。他特别喜欢这些花,想方设法找来养在家里,让我这个见过世面的人都羡慕。“司空见惯”这个典故是说看多了就不觉得稀奇了,这里指我见多识广。上半首主要写这四种花。下片“憔悴”三句写看花的人喝醉了。赏花喝酒本来是开心事,但喝多了脸色难看,走路摇摇晃晃。我还酸溜溜地说这些花开得快谢得也快,像飞过的鸟一样转眼就不见了。“试问”六句写人喝醉的样子。“紫云”是丫鬟的名字;“丁香”比作姑娘的舌头。“行雨梦中”指做美梦。有个客人喝醉了,偷偷问主人哪个陪酒的姑娘最好。主人笑着喊:“紫云,快来陪客!”紫云吐吐舌头,虽然觉得好笑,还是扶他回房睡觉,让他做个好梦。下半首主要写主人热情招待,客人喝醉的样子。最后几句写喝醉时看到姑娘红红的舌头,还想带她一起入梦。
下一篇:宋·陆游《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