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ǎn
jǐng

朝代:唐作者:方干浏览量:2
míng
xīng
shǎo
shǔ
yáo
chéng
shān
fēng
fān
quán
mài
nán
lái
dào
yīng
jué
tiān
píng
hào
jiù
hén

译文

夜晚的时候,井水就如同那融入了明亮银河一般,看上去星星好像变少了,清晨时分,清澈碧绿的井水随着微风轻轻摇晃,就好像被扇子扇动而泛起了层层波纹。这口浅井的水源是细小的泉脉,那些水流很难大量地汇聚到井中来,每当用瓶子从井中打水时,应该能察觉到水位下降,使得瓶身上打水留下的痕迹比以往更深。

逐句剖析

"夜入明河星似少":夜晚的时候,井水就如同那融入了明亮银河一般,看上去星星好像变少了,

"曙摇澄碧扇风翻":清晨时分,清澈碧绿的井水随着微风轻轻摇晃,就好像被扇子扇动而泛起了层层波纹。

"细泉细脉难来到":这口浅井的水源是细小的泉脉,那些水流很难大量地汇聚到井中来,

"应觉添瓶耗旧痕":每当用瓶子从井中打水时,应该能察觉到水位下降,使得瓶身上打水留下的痕迹比以往更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浅井》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描绘夜景与晨景,夜晚井水似融入明河,星星因倒影其中而显得稀少,清晨时清澈碧绿的井水在微风中如扇翻动,生动展现出浅井周边清幽美妙、灵动自然的氛围。后两句则聚焦浅井本身,细泉细脉难以大量汇聚,每次用瓶汲水,都能感觉到水位下降致使瓶上打水旧痕加深。全诗借浅井这一寻常事物,既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以清新笔触勾勒出独特景致;又或许隐含着诗人对时光缓缓流逝、生命渐次消耗,如同浅井细流般难以把控的淡淡喟叹,在平实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方干(809~886?),唐代诗人。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举进士不第,隐居于会稽镜湖。咸通至中和间,以诗著名江南,交游颇广。其诗多酬和之作,亦常抒写羁旅之思及闲适出世之想,还主张苦吟,自言“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诗风近贾岛、姚合,气格清迥,意度闲远。在晚唐纤靡俚俗之中独能自振,工于律绝,清润小巧,且多警句。代表作品有《感怀》《鉴戒录》。有《玄英先生诗集》10卷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夜入明河星似少”一句是对夜晚浅井景象的描写。“入”字生动巧妙,赋予了井水以动态感,仿佛井水主动融入了明河之中,使得天空中的星星因倒影在井水中,看起来好像变少了。这一描写打破常规视角,通过星星数量视觉上的变化,以独特的想象展现出夜晚浅井与星空相互交融的奇妙意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力。“曙摇澄碧扇风翻”是描绘清晨时浅井的画面。“曙”点明时间,“摇”“翻”两个动词,将井水在微风中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澈碧绿的井水如同被扇子扇动一般泛起层层涟漪。诗人以“澄碧”突出井水的清澈,又通过拟人化的“扇风翻”,把风与水的互动写得灵动鲜活,营造出清新、静谧又富有生机的氛围,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捕捉与精准的语言表现力。“细泉细脉难来到”直接点明浅井的水源状况。两个“细”字反复使用,强调了水源的细小,说明井水的来源是细小的泉脉,水流难以大量汇聚到井中。此句用直白的语言,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浅井水量有限的特点,为下文写汲水现象做铺垫,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现象的客观写实态度。“应觉添瓶耗旧痕”紧承上句,从汲水的角度进一步描写浅井。“应觉”二字以推测的语气,生动地写出人们每次用瓶子从井中打水时,都会察觉到水位下降,导致瓶身上打水留下的痕迹比以往更深。这一描写细腻入微,通过日常生活中汲水这一常见行为,从侧面展现出浅井水量少、水位易下降的特点,以小见大,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洞察,富有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晚春二首(其二)》

下一篇:唐·张南史《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