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g
ān
qīng
míng

朝代:唐作者:韦庄浏览量:2
zǎo
shì
shāng
chūn
mèng
tiān
kān
fāng
cǎo
gèng
qiān
qiān
nèi
guān
chū
qīng
míng
huǒ
shàng
xiàng
xián
fēn
bái
qián
luàn
hóng
chì
绿
yáng
gāo
yìng
huà
qiū
qiān
yóu
rén
chéng
píng
shì
àn
fēng
guāng
nián

译文

早春时节,又是细雨绵绵引发伤春愁情的日子,不能忍受芳草更加茂盛、青翠欲滴的景象。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闲来无事以蹴鞠为乐。郊野的道路旁草木繁茂,一匹匹骏马奔驰而过,绿杨掩映的庭院中装饰美丽的秋千正上下飞舞。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暗自欣喜这风光与往年并无不同。

逐句剖析

"蚤是伤春梦雨天":早春时节,又是细雨绵绵引发伤春愁情的日子,

# 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梦:一作暮。,蚤:“蚤”通“早”。

"可堪芳草更芊芊":不能忍受芳草更加茂盛、青翠欲滴的景象。

# 芊芊:草木茂盛的样子。这句实际是说芳草非常美。,可堪:是不可堪,不能忍受,常修饰比较强烈的感情或者其它事物。堪:一作怜。

"内官初赐清明火":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

# 初赐清明火:一种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的皇帝于此日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内官:国君左右的亲近臣僚。又指宦官太监。

"上相闲分白打钱":大臣们闲来无事以蹴鞠为乐。

# 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称“白打钱”。王棠《知新录》:“白打,蹴毬戏也。两人对踢为白对,三人角踢为官场。”一说“白打钱”指斗鸡。,上相:泛指大臣。

"紫陌乱嘶红叱拨":郊野的道路旁草木繁茂,一匹匹骏马奔驰而过,

# 红叱拨:唐天宝中从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这里泛指骏马。,紫陌:大路。“陌”本是指田间的小路,这里借指道路:“紫”是指道路两旁草木的颜色。

"绿杨高映画秋千":绿杨掩映的庭院中装饰美丽的秋千正上下飞舞。

# 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映:一作影。

"游人记得承平事":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

# 承平:太平。

"暗喜风光似昔年":暗自欣喜这风光与往年并无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长安清明》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巧妙地描绘了唐末时期长安城在清明时节的热闹景象,游人如织,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在乱世初定的背景下,人们似乎沉溺于这短暂的安乐之中。开篇“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诗人借春雨绵绵、芳草萋萋的景象,暗含对时局衰败的忧虑。颔联“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运用“清明赐火”的典故,“初”字点明战乱初定、朝廷重行旧制,既展现宫廷节日的特殊礼制,又流露出对往昔升平岁月的追忆。尾联“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以长安道上骏马嘶鸣、绿杨掩映秋千的热闹景象收尾,以典故与细节为线,勾勒出一幅繁华背后隐忧暗涌的时代画卷。诗中暗引前人诗句,灵活地运用反衬手法,语言清新自然,抒情含蓄委婉,其中深藏的却是对现实沉重的忧愁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陷长安;光启元年(885年),李克用又进逼京师。经过多年的战争洗劫,长安城早已满目疮痍。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至乾宁元年(894年),韦庄在长安应进士试。此诗当作于这个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长安清明》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巧妙地描绘出唐末时期长安城在清明时节的热闹景象,游人如织,处处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在历经乱世后,人们仿佛沉浸在这短暂的安乐之中。通过对“游人”喜乐场景的生动刻画,诗人巧妙地反衬出自己对昔日盛世的无限怀念以及对现实状况的深深失望。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写哀情。首联诗句:“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诗人以“伤春”的悲情与“芳草芊芊”的盎然春意形成反差。春雨连绵本是生机之象,却引发诗人的哀愁,暗含对乱世现实的清醒认知。此处的“可堪”(不能忍受)强化了个人情感与群体欢愉的冲突,以自然之“乐”反衬内心之“哀”。用典:诗句:“内官初赐清明火”用了“清明赐火”的典故。在古代,寒食节禁火,到清明时需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皇帝会在清明举行“清明赐火”典礼,将新火种赐给群臣,以表对臣民的宠爱。诗中用这个典故,一个“初”字暗示了当时动乱刚定,朝廷复行旧日礼制,既写出了宫廷中在清明节时的特殊节俗,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昔日升平盛世的怀念,同时与当下的现实形成对比,透露出对现实状况的失望。诗的首联暗用了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诗意。杜甫此句是在万方多难之时,登楼见花反而伤心。韦庄在《长安清明》开头以此为典,在春雨霏霏的阴沉天气中,借芳草增添凄迷冷落之情,抒发自己别有怀抱的伤春愁绪,为全诗定下了忧愁的基调。虚实结合:实写:“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以动态画面勾勒眼前繁华;虚写:“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借“承平”追忆盛唐太平,以“似昔年”点破当下虚假繁荣。尾联通过今昔对比,将“实景之乐”与“虚忆之悲”结合,揭示眼前的“风光”仅是盛世的残影,暗含对现实的失望。

3. 分段赏析

首联“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描写诗人独自伤春,而朝野众人却在游赏春光。诗人巧妙地化用杜甫《登楼》中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含蓄地抒发了内心的愁绪。在春雨绵绵的阴沉天气中,诗人内心抑郁苦闷,芳草的繁茂更增添了一份凄迷冷落。“蚤是”、“可堪”这两个虚词的使用,使得诗意层层递进,将诗人内心的凄楚展现得淋漓尽致。颔联“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则描绘了宫中的清明节风俗和游乐场景。“内官初赐清明火”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皇宫内清明节取榆柳火赏赐近臣的习俗。一个“初”字,暗示着动乱初定,朝廷重新恢复旧日礼制。而“上相闲分白打钱”一句,则通过描写宰相在宫中蹴鞠游戏时的悠闲状态,揭示了贵为朝廷重臣却无所作为的现实。颈联“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将视角转向宫外游春的繁盛景象。在京师郊野的道路之上,红色骏马嘶鸣不绝,游春的男子络绎不绝;在绿杨掩映的庭院之中,女子们欢快地荡着秋千。此处色彩鲜艳夺目,所见所闻热闹非凡,仿佛是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尾联“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则展现身处其中的游人的欣慰之情。他们觉得如今的热闹景象,仿佛是昔日的升平风光,于是忘却了动乱的痛苦记忆,尽情享受眼前的快乐。然而,这所谓的“升平”不过是表象而已。诗人正是透过这虚假的繁荣,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势的岌岌可危,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深深忧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伤乱而作此,故佳。若正序承平而为是语,则无味矣。

清姚鼐《五七言今体诗钞》

# 一起宕漾有神(首句下)。

清周咏棠《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 曰“早是”,曰“可堪”,皆触景感怀口吻也。“内官”、“上相”,皆追忆昔年升平之事;“叱拨”、“踿跹”,皆追忆昔年升平之景:独是升平虽异,而风光不改。曰“暗喜”者,乃游人暗喜耳。

清朱三锡《东岩草觉评订唐诗鼓吹》

# 王建《宫词》云:“寒食内人长白打,库家先散与金钱。”又唐诗云:“上相闲分白打钱。”齐云论曰:“白打,蹴毬戏也。两人对踢为白对,三人角踢为官场。”

明陆深《知新录》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籍《忆远》

下一篇:唐·李白《襄阳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