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ěi
rén
·
·
méi
huā
yuán
jiāng
nán

朝代:宋作者:徐俯浏览量:1
méi
huā
yuán
jiāng
nán
hái
zuì
jiāng
nán
yún
zhōng
wèi
shuí
xiāng
wén
dào
shù
zhī
qīng
xiào
chū
dōng
qiáng
duō
qíng
sòng
hái
zhī
fǒu
liáng
yuàn
xún
chù
yān
zhī
wéi
è
wéi
què
hèn
nǎo
rén
táo
xìng
tóng
shí

译文

梅花原本从江南而来。它的芬芳让江南游子沉醉。在云雾与风雨中,梅花为谁散发香气。听说有几枝梅花,清雅含笑、伸出东墙。多情的宋玉可知道呢。如今梁苑已无处寻觅。梅花以胭脂为花萼,美玉为肌肤。只遗憾恼人的是,它与桃杏、开花不在同一时节。

逐句剖析

"梅花元自江南得":梅花原本从江南而来。

"还醉江南客":它的芬芳让江南游子沉醉。

"云中雨里为谁香":在云雾与风雨中,梅花为谁散发香气。

# 云:一作雪。

"闻道数枝清笑、":听说有几枝梅花,清雅含笑、

"出东墙":伸出东墙。

"多情宋玉还知否":多情的宋玉可知道呢。

"梁苑无寻处":如今梁苑已无处寻觅。

# 梁苑:园名,故址在河南开封东南,西汉梁孝王修建。

"胭脂为萼玉为肌":梅花以胭脂为花萼,美玉为肌肤。

# 胭脂:颜料名,多用于涂饰。

"却恨恼人桃杏、":只遗憾恼人的是,它与桃杏、

"不同时":开花不在同一时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虞美人》是宋代徐俯所作的一首词。上片以梅花为描写对象,写梅花来自江南,令江南客沉醉,又以拟人,赋予梅花情思,生动地描绘出梅花在雨雪中独自开放、散发清香的姿态。下片借花抒情,借宋玉和梁苑的典故,表达出一种寻觅不得的惆怅。生动地写出梅花的艳丽与冰清玉洁,借梅花与桃杏不同时开放,抒发了孤独之感与生不逢时之恨。全词以花自比,以花喻人,借物抒情,语言清新,将作者的情感与梅花的形象相融合,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描写梅花为主。“梅花元自江南得。还醉江南客”,点明梅花来自江南,而江南客见到梅花也为之沉醉,江南是梅花的故乡,梅花可谓是江南的代表,身为江南之人,看到家乡之物,自然心潮起伏。“云中雨里为谁香。闻道数枝清笑、出东墙”,冬末春初,在云中雨里,梅花独自开放,东墙之外,几枝梅花探出身来,张开笑脸,送来缕缕清香。作者在此处运用拟人的手法,一个“清笑”将梅花赋予了人的神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俏皮与可爱。同时,作者问梅花在云中雨里为谁而香,实则也是在问自己,颇有以花自比之意。下片作者借花抒情。“多情宋玉还知否。梁苑无寻处”,作者在此提及宋玉和梁苑,多情的宋玉早已离我们而去,广纳宾客的梁苑也已经没有了踪迹,暗示自己满腹才华却没有施展的机遇与场所,只能寄情于山水花草。“胭脂为萼玉为肌”,生动地描绘出梅花以胭脂为花萼,以玉为肌肤,突出了梅花的艳丽与冰清玉洁。“却恨恼人桃杏、不同时”,桃花红,杏花粉,它们各有千秋,为人喜爱,可偏偏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能与梅花同时开放,这让作者感到懊恼。这里的“恼”,表面上是因桃杏不同时开放,实则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徐俯《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鹭飞》

下一篇:宋·徐俯《念奴娇·素光练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