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洁白的鹭鸶轻快地展翅飞翔。
"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一波才动万波随":江面上,一个水波才起,便引得无数的水波跟随。
"黄帽岂如青箬笠":头戴黄色帽子哪里比得上头戴青色的斗笠,
"羊裘何似绿蓑衣":身着羊皮袄又怎么能如同披着绿色的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在微风细雨中,我(渔父)也完全没必要回家去。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1. 写作手法
用典:“羊裘何似绿蓑衣”,巧妙融入了严光垂钓的典故。严光,字子陵,是东汉著名的隐士,他曾与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后来刘秀登基,严光却不愿出仕,隐居于富春江畔,终日垂钓,以表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全词在张志和原词基础上融入严光垂钓等典故,拓展了隐逸主题的历史感。化用:这首词开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直接化用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前两句,诗句完全一致,瞬间将读者拉入西塞山,以及白鹭翱翔的自然场景中。通过对山前白鹭翩飞、桃花映水、鳜鱼肥美的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勾勒出一幅恬淡悠然的隐逸生活图景。
2. 分段赏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句描绘了西塞山前的春日景象。“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飞”以动态的飞鸟展现出画面的生机与活力,让寂静的山前变得灵动起来。“桃花流水”描绘出桃花盛开、花瓣飘落于流水之上的美景,营造出浪漫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同时也点明了季节为春天。“鳜鱼肥”则从侧面表现出此地水域的肥美富饶,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一波才动万波随”一句,生动地写出水面上水波的动态变化,一个“才”字和一个“随”字,将水波的相互牵引、层层荡漾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富有动感和韵律美,也蕴含着一种自然的规律和哲理。“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蓑衣”两句,通过“黄帽”与“青箬笠”、“羊裘”与“绿蓑衣”的对比,突出了渔父装扮的独特与自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简单质朴、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的推崇。“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描绘出渔父在斜风细雨中依然悠然垂钓,不愿归去的情景。“斜风细雨”点明了当时的天气状况,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而“不须归”则直接体现出渔父沉醉于这种闲适生活,乐而忘返的心境,也进一步深化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上一篇:宋·贺铸《菩萨蛮(十一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