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yǐn

朝代:宋作者:林逋浏览量:3
wàng
lái
bǎi
nián
yòu
shēng
bèi
zài
lín
quán
shuí
zhī
yǐn
dùn
wéi
gāo
shàng
gǎn
dào
wén
zhāng
dào
shèng
xián
yuè
jiè
xiǎo
chuāng
qín
yuè
rùn
zhú
yáo
qiū
yún
xiān
nán
táng
shà
fēi
wēi
gèng
yōng
suō
shàng
diào
chuán

译文

自鲁望离去已经百年,又有我们这辈人生在山林清泉间。谁知道隐遁是高尚的选择,怎敢说文章达到圣贤的水平。月光照临晓窗,琴身温润,竹子摇动,书案上墨云鲜明。南塘忽然下起濛濛细雨,我披上渔蓑登上钓船。

逐句剖析

"鲁望无来已百年":自鲁望离去已经百年,

"又生吾辈在林泉":又有我们这辈人生在山林清泉间。

"谁知隐遁为高尚":谁知道隐遁是高尚的选择,

# 谁:和刻作唯。

"敢道文章到圣贤":怎敢说文章达到圣贤的水平。

"月界晓窗琴岳润":月光照临晓窗,琴身温润,

"竹摇秋机墨云鲜":竹子摇动,书案上墨云鲜明。

"南塘一霎霏微雨":南塘忽然下起濛濛细雨,

"更拥渔蓑上钓船":我披上渔蓑登上钓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隐》是宋代林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隐居生活展开。首联以鲁望(陆龟蒙)自比,感慨自己身处林泉的隐居状态。颔联表达对隐遁高尚和自身文章价值的思考。颈联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月光映照晓窗,琴音温润,秋风拂竹,墨云鲜活,展现出隐居生活的诗意与美好。尾联则叙述在南塘细雨中披上渔蓑登上钓船的情景,进一步体现了隐者的闲适与自在,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鲁望无来已百年,又生吾辈在林泉”,以鲁望(陆龟蒙)自比,鲁望是唐代的隐士,诗人感慨他已逝去百年,而如今自己这一辈人又在林泉间隐居。此句既点明了自身的隐居身份,又通过与古人的关联,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传承的意味,为全诗奠定了隐逸的基调。“谁知隐遁为高尚,敢道文章到圣贤”,直接表达了对隐遁生活的看法,“谁知”二字带有一种自我肯定和对世俗认知的挑战,认为隐遁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敢道文章到圣贤”则体现出诗人的自信与谦逊,虽不敢妄称文章能与圣贤相比,但仍有追求高远境界的志向,深化了主题。“月界晓窗琴岳润,竹摇秋机墨云鲜”,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月界晓窗”营造出静谧的氛围,“琴岳润”将琴声比作山岳般温润,给人以美的享受。“竹摇秋机”展现出秋风吹动竹子的动态美,“墨云鲜”则赋予墨云以鲜活的色彩,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从侧面烘托出隐居生活的诗意与美好。“南塘一霎霏微雨,更拥渔蓑上钓船”,叙述了在南塘细雨中披上渔蓑登上钓船的情景。“一霎霏微雨”描绘出细雨的轻柔与短暂,“拥渔蓑”“上钓船”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行动,表现出隐者在细雨中悠然自得、享受自然的心境,进一步强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太宗《缘识·其二十四》

下一篇:宋·晏殊《采桑子·春风不负东君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