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壮观天下传":岳阳楼的壮观天下闻名,
# 观:景象。
"楼阴背日堤绵绵":站在楼北眺望,长江堤坝连绵不绝。
# 堤绵绵:形容堤坝很长。,阴:水之南山之北。
"草木相连南服内":草木连绵不绝延伸到偏远的南方,
# 南服:周朝时,王室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分为“九服”,“南服”指南方较偏远地区。
"江湖异态栏干前":可惜眼前的山河已换了主人。
"乾坤万事集双鬓":天地间万事变迁都集中在我双鬓白发上,
# 集双鬓:苦恼而使双鬓变白。诗人于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谪监陈留酒税,迄今五年,故有“一谪今五年”之说。,乾坤万事:指天下事。暗指“靖康之变”。
"臣子一谪今五年":我作为臣子被贬谪到此地已经五年了。
"欲题文字吊古昔":想要题写几句诗凭吊古人,
# 古昔:四库本作今古。
"风壮浪涌心茫然":江风很大,波浪涌动,我的心不知所措。
# 茫然:懵然,不知所措。
两宋之交诗人,“诗俊”
陈与义(1090~1138?),北宋末、南宋初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上舍及第,南宋初官至参知政事。陈与义诗尊杜甫,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也被称之为“诗俊”,是当时“洛阳八俊”之一。其擅长填词,前期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亦甚深,诗作风格清新明快,但题材较窄,以题画咏物写景为主。南渡后,陈与义身经乱离,感时抚事,诗风沉郁悲壮,忧国伤时,不少作品寄托了深厚的家国之感。代表作品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夏日集葆真池上》《春日二首》等。著有《简斋集》《无住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属于七言律诗。开篇的前四句,诗人着重勾勒岳阳楼周边景致,笔触细腻。而后四句则顺势在前四句写景基础上,转而抒发自身的身世之感,饱含深沉的家国之恨。通览整首诗,诗人于时空之中俯仰古今,对当下时世满怀伤感。诗作表意含蓄,意境深远,气象雄浑壮阔,格调沉郁凝重,尽显独特的艺术魅力。
2. 分段赏析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首联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壮观天下传”直接点明岳阳楼声名远扬,“楼阴背日堤绵绵”则具体描写了楼阴之外,背向阳光的堤岸绵延不绝的画面,给人以开阔、宏大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颔联进一步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草木相连”描绘出南方大地草木葱茏的景象,“江湖异态”则展现了江湖水面的多变姿态,诗人站在栏杆前,将这些景色尽收眼底,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氛围。“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颈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感慨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凝聚在自己的双鬓之上,岁月流逝,自己却依然漂泊他乡。“臣子一谪今五年”点明了诗人被贬谪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尾联写诗人想要题诗凭吊古人事迹,抒发自己的情感,但面对风壮浪涌的景象,内心却感到茫然无措。“风壮浪涌”不仅描绘了眼前江水汹涌澎湃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心茫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时的迷茫与困惑,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3. 作品点评
此诗为传递欲言又止、郁愤不平的情感,特意采用拗体格律。其音节拗口,节奏突兀,读来有峭拔之感,与杜甫《白帝城最高楼》等拗体律诗格调相仿。王嗣奭在《杜臆》卷七中评价杜甫拗体诗时提到:“愁起于心,真有一段郁戾不平之气,而因以拗语发之。公之拗体,大都如是。”这番评价,用于陈与义此诗同样恰当,陈与义当真无愧于“学杜而得其骨”的赞誉。
#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国事和个人身世的深沉感慨。诗的第二、四、八句皆作三平调,不依常格,在意绪苍茫之外别见音节之美。
现代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文系教授张明非《新编千家诗》
上一篇:宋·蒋捷《女冠子·元夕》
下一篇:宋·欧阳修《和梅圣俞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