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èng
jiāng
nán
·
·
jiǔ
chí
tóu
sān
yuè
sān

朝代:宋作者:贺铸浏览量:3
jiǔ
chí
tóu
sān
yuè
sān
liǔ
sān
sān
xiāng
chén
pēn
jīn
xián
wǎn
chūn
shān
sǔn
shí
xiāng
wèi
měi
mèng
jiāng
nán
chāng
mén
yān
shuǐ
wǎn
fēng
tián
luò
guī
fān

译文

三月三的九曲池畔。细嫩的柳条随风飘扬。前来游春的士人很多,车马如云,踏起的尘土直扑鼻子,弄脏了游人美丽的春衫。这使我常常梦见故乡江南,那里的苦笋、鲥鱼味道很鲜美。苏州城笼罩在烟水茫茫之中,晚风轻轻吹来,使人感到很惬意。河汊中的归舟慢慢落下风帆。

逐句剖析

"九曲池头三月三":三月三的九曲池畔。

# 三月三:阴历三月三日。魏晋以后固定这一天为上巳节,人们都到水边嬉游采兰或洗沐,以示驱除不祥,名叫修禊。,九曲池头:据考察,苏州并无九曲池。《建康志》裁,九曲池在台城东宫城内,粱昭明太子所凿。长安有曲江池,为都中第一胜景,开元、天宝年间上巳日(三月初三)游人云集,盛况空前。建康又有九曲池,蜀中有所谓龙池九曲,贺词中的九曲池可能指的是京都汴京的游览胜地,并非实指。

"柳毵毵":细嫩的柳条随风飘扬。

# 毵毵:枝条细长的样子。孟浩然《高阳池》诗:“绿岸毵毵杨柳垂。”

"香尘扑马喷金衔":前来游春的士人很多,车马如云,踏起的尘土直扑鼻子,

# 衔:马嚼子。

"涴春衫":弄脏了游人美丽的春衫。

# 涴:污染。

"苦笋鲥鱼乡味美":这使我常常梦见故乡江南,

# 鲥鱼:生活在海中,五六月间入淡水产卵时,脂肪肥厚,味最鲜美,中国沿海各大河流中都有。王安石诗《歌元丰》:“鲥鱼出网蔽江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梦江南":那里的苦笋、鲥鱼味道很鲜美。

"阊门烟水晚风恬":苏州城笼罩在烟水茫茫之中,晚风轻轻吹来,使人感到很惬意。

# 阊门:阊(chāng),苏州城的西门。

"落归帆":河汊中的归舟慢慢落下风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梦曲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是北宋文人贺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汴京春景为背景,巧妙融入深切的思乡之情,通过明丽婉转的笔触展现词人的性情志趣。全词表层看似描绘暮春时节的繁华盛景,实则将深沉的家国之思潜藏于字里行间,形成表里相映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梦曲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是贺铸在苏州客居后,再次去汴京谋职时所作。作为北宋后期婉约词派代表作家,贺铸虽身负经世济民之志与卓越治政才能,但其刚直磊落的品性与豪侠任气的行事风格,招致权贵忌惮。即便身为宗室姻亲,也难逃长期屈居微职、深陷理想与现实矛盾困境的命运轨迹。于是,中年贺铸挥笔写下这首词,字里行间既涌动着功业未竟的不甘,又流淌着江湖归梦的憧憬。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是北宋词人贺铸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上片用华美的词句描绘汴京春日盛景,下片则转为素净笔调勾勒江南春光。作者对京都的繁华与江南的秀美都饱含深情,但这份情感并非直白表露——字里行间既藏着对功名仕途的牵挂,又透着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两种情思如同水墨交融般难以分明。

2. 写作手法

用典:“九曲池头三月三”暗合杜甫《丽人行》的意境,通过“以少总多”的手法,调动读者对历史场景的联想。夸张:“香尘扑马”以尘土沾染春衫的细节,夸张表现都城节日的拥挤与喧嚣,强化视觉冲击。

3. 分段赏析

上片:““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这两句巧妙借用杜甫《丽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意境。贺铸用“三月三”这个节日符号,配合垂柳如帘的描写,让读者自然联想到杜甫笔下长安丽人踏青的盛大场景。看似轻描淡写,实则用简练的语句概括了曲江畔衣香鬓影的繁华,如同打开一扇时空之窗,将唐代的春日盛景与汴京的游春画面叠合。“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此处以侧面描写烘托都城春游的奢靡:不直接写游人如织,而是通过“香尘扑马”的细节——马匹金饰碰撞扬起香尘,沾染了游人的春衫——生动展现汴京贵族纵马游春的喧闹。这种写法类似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的“花褪马”场景:纨绔子弟策马疾驰,短缰勒马,尘土飞扬。贺铸亲身经历过汴京的繁华,才能将这种浮华气息浓缩在“香尘扑马”四字中,让春日的浓艳扑面而来。下片:“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笔锋突转,用江南美食寄托乡愁。苦笋的清脆与鲥鱼的鲜美,既是味觉记忆,更是文化符号。正如王安石诗中“鲥鱼出网蔽洲渚”写江南物产丰饶,欧阳修“荻笋鲥鱼方有味”抒客居思乡之情,贺铸在此暗用晋代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张翰因思念家乡美食辞官归隐,词人同样借“梦江南”三字,将舌尖滋味转化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结尾如一幅水墨江南图:苏州阊门外的河港笼罩在暮色中,晚风轻柔,归舟的白帆缓缓落下。“恬”字精准捕捉江南暮春的温润气息——风是柔和的,水是静谧的,连归帆都带着慵懒的节奏。这看似淡然的画面里,藏着浓烈的乡思:归帆落下的不止是船只,更是游子渴望回归平静生活的心。就像水墨画的留白,越是清淡的笔触,越能引发悠长的回味。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在布局上形成巧妙对照。前半段以锦绣词藻铺陈汴京春日盛况,后半段则以水墨笔触晕染江南暮色。作者对京都的华贵气象与江南的温婉风情皆怀深情,而这份情意如暗流潜藏——既透露出对功名场的热望,又暗含着对江湖远的倾慕,两种心绪如同日月同辉,在文字间悄然流转。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格见于全篇浑签至可镌,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

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

# 此亦方回写词之诀。

近代夏敬观《宋词鉴赏辞典》(上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万里《过杨村》

下一篇:宋·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