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一身都是胆":赵云浑身充满胆量,
"更有仁心并义肝":而且还怀有仁爱之心与忠义之肠。
"士劝渠能和益土":谋士劝说他,他能助力使益州和谐安稳,
"百惊不动是人安":面对无数惊险都镇定自若,让人感到心安。
宋末元初理学家、文学家
陈普(1244~1315),宋末元初理学家、文学家。字尚德,居石堂山,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福建宁德(今属福建)人。师承韩翼甫,为朱熹三传弟子。入元隐居授徒,屡次被辟为州教授却不赴任,四方从学者数百人,曾受聘于云庄书院,晚居莆中。其诗闲淡疏远,饶有情致。代表作品有《答友人》《秋日即事》。
1. 分段赏析
“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开篇两句诗人便以直白且饱含赞誉的笔触,高度概括赵云的形象。“子龙一身都是胆”,直接点明赵云最为人熟知的特点——胆气过人。在诸多历史故事与文学演绎中,赵云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如长坂坡救阿斗,七进七出,毫无惧色,这份勇气与胆量令人赞叹。“更有仁心并义肝”则进一步丰富赵云的形象,强调他不仅勇猛无畏,更怀有仁爱之心和忠义之肝。赵云心怀百姓,不滥杀无辜,对刘备忠心耿耿,生死相随,他的仁义贯穿于其行事为人之中,这两句诗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有勇有义、形象丰满的赵云。“士劝渠能和益土,百惊不动是人安”:后两句诗从赵云的政治才能与沉稳性格方面进行刻画。“士劝渠能和益土”,指赵云能够听从谋士的建议,积极协助刘备安抚益州。在刘备夺取益州后,局势复杂,赵云能从大局出发,发挥自身影响力,为稳定益州的局势做出贡献,展现出他的政治智慧与大局观。“百惊不动是人安”,突出赵云临危不乱的特质。无论面临何种惊险复杂的局面,他都能镇定自若,凭借自身的能力与威望,给身边的人带来安全感,让众人安心。这两句诗从侧面进一步彰显了赵云在蜀汉政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整首诗虽简短,却全方位展现了赵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赵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上一篇:宋·司马光《过故洛阳城(其二)》
下一篇:宋·陆游《北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