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垂莽苍":北斗星高悬在苍茫的夜空中,
# 垂:挂。,北斗:北斗星。
"明河浮太清":银河漂浮在天空之上。
# 太清:指天空。,明河:银河。
"风林一叶下":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
# 下:落下。
"露草百虫鸣":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
# 露草:露水沾湿秋草。
"病入新凉减":病情随着天气转凉有了好转,
"诗从半睡成":在半睡半醒之中写成了这首诗。
"还思散关路":依然想着当年大散关的路,
# 散关:即大散关。
"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 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爱国诗。描绘了秋夜的寂静景象,叙述了诗人秋夜病卧的状态,同时回忆了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依然心系国家,渴望重返战场、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北斗垂苍莽,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诗人通过描写北斗星低垂在苍茫的原野,银河在天空中漂浮,风吹树林叶子飘落,露草间百虫鸣叫的秋夜景象,营造出凄清氛围,含蓄地抒发内心的情感。虚实结合:前两联实写眼前秋夜的星空、树林等景象,后两联“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为虚写,写自己病中作诗以及回忆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使诗歌内容更丰富,情感表达更深刻。对偶:“北斗垂苍莽,明河浮太清”与“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这两联中,“北斗”对“明河”、“风林”对“露草”等,词性相对,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生动展现了秋夜景色。
3. 分段赏析
《秋夜纪怀三首(其三)》首联“北斗垂苍莽,明河浮太清”,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垂”和“浮”二字精准地描绘出北斗星低垂、银河漂浮的状态,展现出秋夜星空的高远辽阔之景。颔联“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以一片叶子飘落、百虫鸣叫这些细微之景,衬托出秋夜的寂静,营造出凄清氛围。颈联“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叙述诗人病情随着秋凉有所减轻,在半睡半醒间作诗,为尾联抒情做铺垫。尾联“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直接抒发情感,诗人虽卧病在床,却依然思念往昔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渴望能够重返战场报效国家,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上一篇:宋·陈亮《蝶恋花·甲辰寿元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