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chóng
shān
·
·
chūn
dào
zhǎng
mén
chūn
cǎo
qīng

朝代:宋作者:李清照浏览量:3
chūn
dào
cháng
mén
chūn
cǎo
qīng
jiāng
méi
xiē
wèi
kāi
yún
yún
lóng
niǎn
chéng
chén
liú
xiǎo
mèng
jīng
ōu
chūn
huā
yǐng
chóng
mén
shū
lián
dàn
yuè
hǎo
huáng
hūn
èr
nián
sān
dōng
jūn
guī
lái
zhuó
guò
jīn
chūn

译文

春天已到长门宫,春草青青,梅花才绽开一点点,尚未均匀开遍。取出笼中碧云茶,碾碎的末儿玉一样晶莹,想留住清晨的好梦,咂一口,惊破了一杯碧绿的春景。层层的花影掩映着重重的门户,疏疏的帘幕透进淡淡的月影,多么美好的黄昏啊。已经是两年三次辜负了春神,归来吧,说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年春天的温馨。

逐句剖析

"春到长门春草青":春天已到长门宫,春草青青,

# 春到长门春草青:此句是用五代薛昭蕴同调词之成句。长门,西汉时期的宫殿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因妒失宠,打入长门宫。西汉司马相如有《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这里以“长门”意指女主人公冷寂孤独的住所。春草青:语出《楚辞·招隐士》春草生兮萋萋句。

"江梅些子破":梅花才绽开一点点,

# 破:绽开,开放,吐艳。,些子:一些,少许。宋蔡士裕《金缕曲》:“著些子,更奇妙。”宋柳永《洞仙歌》:“似觉些子轻孤,早恁背人沾酒。,江梅:一作红梅

"未开匀":尚未均匀开遍。

"碧云笼碾玉成尘":取出笼中碧云茶,碾碎的末儿玉一样晶莹,

# 玉成尘:把茶团碾得细如粉尘。这里“玉”字呼应“碧”字,亦谓茶之名贵。黄庭坚《催公静碾茶诗》:“睡魔正仰茶料理,急遣溪童碾玉尘”,其中的“碾玉尘”与此词“碾玉成尘”意同。宋时崇尚团茶,即将茶叶调和香料压制成团状,用时再碾碎,故称“碾玉”。,笼碾:两种碾茶用具,这里作为动词用,指把茶团放在各种器皿中碾碎。笼,贮茶之具。《乐府雅词》作“龙”。,碧云:指茶团、茶饼。宋代的茶叶大都制成团状,饮用时要碾碎再煮。此处以茶叶之颜色指代茶饼,亦可理解为茶笼上雕饰的花纹。

"留晓梦":想留住清晨的好梦,

# 留晓梦:还留恋和陶醉在拂晓时分做的好梦中。晓,《乐府雅词》《历代诗余》作“晚”。

"惊破一瓯春":咂一口,惊破了一杯碧绿的春景。

# 一瓯春:犹一瓯春茶之省称。指一盂茶。瓯,指饮料容器。李煜《渔父》词:“花满渚,酒满瓯。”春,指茶。黄庭坚《踏莎行》:“碾破春风,香凝午帐”,其中的“春”,即指茶。以春字暗喻茶水,含蕴变得丰富。春茶,春醪,春水,春花,春情,春天的一切美好之物,均含在面前这一瓯浓液之中。春,《历代诗余》作“云”;一瓯春,《乐府雅词》作“一溪云”。,惊破:形容一下子清醒过来。

"花影压重门":层层的花影掩映着重重的门户,

# 重门:一层一层的门。,压:形容花影层层叠叠。,花:指上片所言之江梅。

"疏帘铺淡月":疏疏的帘幕透进淡淡的月影,

# 疏帘:指有雕饰的帷帘。

"好黄昏":多么美好的黄昏啊。

"二年三度负东君":已经是两年三次辜负了春神,

# 东君:原为《楚辞·九歌》篇名,以东君为日神,后演变为春神。词中指美好的春光。,二年三度:指第一年的春天到第三年的初春,就时间而言是两年或两年多,就逢春次数而言则是三次。

"归来也":归来吧,

"著意过今春":说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年春天的温馨。

# 著意:即着意,用心的意思,犹《楚辞·九辨》:“惟著意而得之”之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上片描绘早春景色,以“春草青”“江梅破”等意象呈现春意初起的景象,简洁勾勒出季节更替的细微变化。下片转向黄昏场景,“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通过对花影、重门、疏帘、淡月的描写,营造出静谧而清幽的氛围,画面感鲜明。结尾“归来也,著意过今春”直接表达对当下春光的珍惜,情感直白却含对时光易逝的淡淡感慨。全词语言清新,以白描手法细腻刻画春景,从早春到黄昏的景物转换中,自然流露词人对春光的留意与内心的细微愁绪,体现出女性视角下对自然与时光的细腻感受,整体风格婉约,情感表达含蓄而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西北)人。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李清照诗、文、书、画皆擅,尤精于词,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相思离别,风格活泼清新、婉转。后期词风转为伤时怀乡、凄凉深婉。她善用白描,能将内心活动形象化,语言优美精巧却不刻意雕琢。李清照的诗存世不多,但题材比词更广,咏历史,谈世事,论文艺等。代表作品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咏史》《夏日绝句》等。后人辑有《漱玉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是李清照南渡前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关于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有不同的说法。一说作于李清照得知丈夫赵明诚将要回家时(李清照十八岁嫁赵明诚,二十岁赵出外任官,二十二岁赵明诚授鸿胪少卿回京师,此词或作于这两年间);一说作于崇宁三年(1104)春,即李清照因崇宁二年(1103)朝廷下诏禁止元祐党人子弟居京而别夫回原籍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感怀的小令词。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物变化,抒发了对春光易逝的惋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转入黄昏时分的感受,最后表达要珍惜眼前春光的决心。全词以"春"字贯穿,层层递进,展现了词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

2. 写作手法

用典:首句“春到长门春草青”借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成句,以“长门”代指“冷宫”,既暗示词人难言的幽伤,为抒情作铺垫,又借其意境传达春天的声息。借景抒情:全词以惜春为线索,上片描绘“春草青”“江梅破”等初春景象,下片勾勒“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的黄昏图景,将女主人公对春光的珍惜、内心的幽伤与对丈夫的思念融入景物描写中。直抒胸臆:词末“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直接倾诉对过往辜负春光的遗憾,以及今年定要珍惜春光的决心,将惜春之情与对丈夫归来、不再虚度时光的渴盼直白道出,情感浓烈,收束全词并推向高潮。

3. 分段赏析

这首词以惜春作为贯穿全篇的抒情线索,通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方式,塑造出一位情感丰富且内心专注的女主人公形象。上片开篇描绘初春景象,首句“春到长门春草青”化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成句,“长门”本指汉宫,此处兼具双重意涵:既暗用宫怨词意境,隐隐透露出女主人公内心难以言说的幽微伤感,为全词奠定低回的情感基调;又以“春到”“春草青”的重复表述,通过两个“春”字的叠加,强化春天到来的鲜活动感,描摹出春草在春风中迅速舒展的姿态,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拂面而来的春日气息。紧接着“江梅些子破,未开匀”两句,如同工笔细描的静物画卷,将江梅枝头花苞初绽、半开未匀的状态细腻呈现——梅枝与新蕊相互映衬,花朵与蓓蕾错落分布,在色彩与形态的交织中形成富有层次感的视觉效果,这种对初春景物的精准捕捉,既展现出自然界生命萌发的过程,也暗含作者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锐感知与对未来的隐约期待。“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三句转向人物活动描写。宋代饮茶需先将茶饼碾碎再煮饮,“碧云笼碾”即为此过程,“碧云”一词既状写茶团色泽青碧如云,亦暗示茶品名贵。词人晨起碾茶煮茗,本欲借茶香回味清晨梦境,却不料“晓梦”重温之际,反将品茗的雅兴打破。句中“春”字语意双关,既实指茶汤色泽清亮、香气氤氲如春日气息,又虚写梦境内容与春日相关,将自然之春与内心之情巧妙勾连,以生活细节的刻画隐约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波动。下片承接“晓梦”转入对春日黄昏景象的描绘。“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三句以简练笔触勾勒出庭院黄昏的清幽图景:重重花影堆积,仿佛压在门上,暗示花开繁茂,生机盎然;淡淡月光透过雕花疏帘,如轻柔的纱幔铺洒而下,营造出朦胧静谧的氛围。“压”字以动写静,既表现花影的浓密度,又隐含花朵蓬勃的生命力,仿佛花影并非自然投射,而是因花开过盛而自然垂落堆积;“铺”字则赋予月光以动态感,似月光有意流淌,轻柔地覆盖在帘幕之上,二者在词性的选用上形成巧妙对照——“压”显厚重,“铺”见轻盈,一实一虚,一浓一淡,共同构建出画面的层次感与和谐美,同时也暗合主人公此时既因花繁而感充实、又因月淡而觉孤寂的复杂心境。结句“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以直白语言抒发情感。“负”字饱含遗憾,直言过去时光中多次辜负春光,“二年三度”的时间表述虽存在具体年份的争议(一说为婚后丈夫任职期间,一说为别夫回原籍后的岁月),但均传达出时光流逝中因离别而错失美好时光的怅惘;“著意”一词则凸显今年的格外用心,表明主人公决心不再错过当下春光,将惜春之情推向情感顶点。这种情感表达与李清照其他涉及春景的词作(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等)形成呼应,均体现出她对季节变换的敏感与对生活细节的珍视。全词在结构上以时间为轴,上片写清晨碾茶品茗、回味梦境,下片写黄昏观花赏月、抒发感慨,一早一晚的场景转换形成完整的时间闭环。在情感推进上,从开篇对初春景象的细腻描摹,到中间生活细节的动态刻画,再到结尾直抒胸臆的情感宣泄,呈现出由含蓄到直白、由舒缓到强烈的递进层次。语言运用上兼具多样性:既有“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归来也,著意过今春”等接近口语的浅白表述,以质朴文字传递真挚情感;亦有“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等工整对句,通过炼字炼意营造意境。尤其“压”“铺”二字,以看似寻常的动词精准捕捉景物特征,既具画面感又含情感张力,将客观景物与主观心境自然融合,使读者透过文字仿佛能感知到花影压门的重量与月光铺帘的轻柔,在虚实相生中体会到主人公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对团圆生活的殷切期盼。

4. 作品点评

纵观全词,上下两片以一早一晚为时间线索,布局精严有序。两片均以由景及人的笔法展开,词意随文思层层递进,情感伴词境节节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一首小词,明白如话,以口头语写眼前景、心中情,只于淡笔素描中,略加点染,将女词人朝暮之间如梦如痴的心绪,浓缩在不到六十字的短小篇幅之中。在写景、叙事、抒情的水乳交融之中,写得曲尽情致,耐人寻味,有自然隽永之趣,无忸怩卖弄之态,足见李清照在抒情词创作上词心的灵锐及其驾驭语言的功力。

不详林家英、庆振轩《李清照词鉴赏》

# 孙崇恩:这首词可能是李清照于汴京所作。上阕描写早春室外春色和室内煮茶忆梦的生活,含蓄蕴藉,情意深微;下阕描写夜晚迷人景色和与丈夫重归汴京共度美好春光的情怀,妙笔点染,神思飞扬。从首句直用薛昭蕴《小重山》词的首句和末句直抒“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之情意来看,表现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和久别初聚之乐。

不详柯宝成《李清照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蒋捷《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下一篇: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