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荡飏轻云缕":东风轻轻地吹拂,云儿缕缕随风飘过。
# 缕:一条一条地。,荡飏:飘扬,飘荡。
"时送萧萧雨":萧萧春雨时紧时缓不停歇。
# 萧萧雨:形容雨声萧萧。
"水边台榭燕新归":茫茫水边的小楼阁,新归的燕子忙筑窝。
# 水边台榭燕新归:水边二句:谓新归双燕衔泥筑巢。台榭,建筑在高台上临水的四面敞开的楼阁。台:一作画。
"一口香泥湿带、":燕子衔着一口带着湿气的香泥,还带着、
"落花飞":落花一起飞舞。
"海棠糁径铺香绣":小径上落满了海棠花,缤纷斑斓花香四发,
# 香绣:这里指海棠花瓣。,糁:掺和。
"依旧成春瘦":落花使得春光大减人消瘦。
# 成春瘦:花落则春光减色,有如人之消瘦,此言春亦兼及人。
"黄昏庭院柳啼鸦":黄昏时节,庭院里柳树落啼鸦。
# 柳啼鸦:归鸦啼于柳上。
"记得那人和月、":还记得吗,朗月如辉的月光下,那人带着素洁的月色,
# 和月:极言人与境界之实。,那人:指所思女子。
"折梨花":轻轻地摘下如雪的梨花。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绍熙进士。光宗时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而卒。陈亮是浙东事功学派的永康学派主要代表,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问无非事”。他与朱熹友善,两人多次进行“王霸义利之辩”。才气超迈,喜谈兵,屡次上书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虞美人·春愁》是南宋词人陈亮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写春景的婉约词,也是一首抒发春愁的抒情之作。全词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体现了婉约派词风特有的含蓄深沉之美。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以“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描绘出春日里风卷残云、细雨迷蒙之景,看似平淡,实则为全词奠定了伤感的基调,“风”“雨”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词人内心愁绪的外化,领起了全篇对春光易逝的感慨;紧接着“水边画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巧妙化用白居易诗意,新燕归来本是充满生机之事,却遇上落花纷飞,燕子衔泥与落花飘零形成鲜明对比,词人借此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以及自身的愁绪。下片“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中,词人选取海棠这一意象,描绘海棠花瓣铺满小径如锦绣般的景象,然而“春瘦”一词却道出了春光的消瘦、衰败,以海棠的凋零暗示春色的不再,生动且深刻地体现出词人对春光逝去的伤感;结尾“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由景及人,在黄昏庭院中柳上乌鸦啼叫的凄凉氛围下,词人回忆起往昔与佳人在月下折梨花的温馨画面,今昔对比,更添无尽的思念与惆怅之情,将词人的怀人之情推向高潮,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全词的春愁主题。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以春日之景写愁思,含蓄深沉。全词寓情于景,以“风雨”“落花”串联意象,不言愁而愁绪自现,既见婉约词风对细腻心境的刻画,亦隐含志士对时光虚掷、抱负难展的隐痛,意境凄婉而余韵悠长。
# 陈龙川好谈天下大略,以气节自居,而《虞美人·春愁》亦疏宕有致。
清张宗橚《词林纪事》
下一篇:宋·蒋捷《霜天晓角·人影窗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