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liàn
huā
·
·
zhù
wēi
lóu
fēng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3
zhù
wēi
lóu
fēng
wàng
chóu
àn
àn
shēng
tiān
cǎo
shān
guāng
cán
zhào
rén
huì
píng
lán
shū
kuáng
zuì
duì
jiǔ
dāng
qiáng
hái
wèi
dài
jiàn
kuān
zhōng
huǐ
wèi
xiāo
rén
qiáo
cuì

译文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逐句剖析

"伫倚危楼风细细":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

# 伫倚危楼:长时间依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

"望极离愁":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

# 望极:极目远望。

"黯黯生天际":望不尽的春日离愁,

# 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黯黯:迷蒙不明,形容心情沮丧忧愁。

"草色山光残照里":碧绿的草色,

"无人会得凭阑意":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

"拟把疏狂图一醉":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

# 疏狂:狂放不羁。,拟把:打算。

"对酒当歌":举杯高歌,

"强乐还无味":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

# 强乐:勉强欢笑。强,勉强。

"衣带渐宽终不悔":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

#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为伊消得人憔悴":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 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北宋柳永创作的一首经典词作。主题围绕着羁旅愁思与对意中人的深情。上片借登楼所见之景,如草色、烟光、残照等,渲染出凄楚氛围,引出无尽离愁;下片写欲借酒消愁却无味,最后表明为伊憔悴也无悔的执着。写作上,运用借景抒情手法,将景与情巧妙融合。此词最大特点是把漂泊的落魄与对恋人的情思自然结合,风格婉约细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成为表达爱情坚贞的千古名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柳永所作。他因怀念意中人而创作此词。当时柳永漂泊异乡,在这种孤独寂寞的羁旅生活中,对意中人的思念愈发浓烈,于是借词抒发自己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怀人的宋词。词中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与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相结合,上片通过登楼所见之景引出“春愁”,展现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下片写主人公苦中求乐,借酒浇愁却“强乐还无味”,最后表明为思念意中人甘愿憔悴,表达了对意中人坚贞不渝的相思之情。

2. 写作手法

象征:以春草象征愁恨的连绵无尽,既体现主人公倦游思归之情,也象征着对意中人的思念如芳草般难以断绝。铺垫:上片写景营造出凄楚悲凉的氛围,为下片主人公苦中求乐却无法排遣愁绪做铺垫,使情感的抒发更自然流畅。

3. 分段赏析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上片首句“伫倚危楼风细细”,仅一句叙事便勾勒出主人公的外形,“风细细”增添背景使画面鲜活;“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因天际之景而生,营造出黯然氛围;“草色烟光残照里”,生动描绘春景且添感伤色彩,为抒情奠基;“无言谁会凭阑意”,写出主人公无人理解的孤单凄凉。下片“拟把疏狂图一醉”,表明主人公欲借酒浇愁的打算;“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体现出故作欢乐却无法排遣“春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点明“春愁”是对意中人的相思,展现出坚贞执着的情感。

4. 作品点评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柳永婉约词的经典之作。其写作特色鲜明,运用借景抒情、象征、曲笔抒情等手法,将漂泊的落魄与对意中人的相思之情巧妙融合,使情感表达含蓄深沉又富有层次感。语言细腻生动,如“草色烟光残照里”,将景色描绘得极为凄美,为抒情营造了浓厚氛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成为千古名句,以直白而坚定的表达展现了爱情的坚贞执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此词在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柳永词的艺术魅力,对后世爱情题材的词作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忆秦娥·十五六》

下一篇:宋·赵师侠《行香子·春日迟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