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bǎi
èr
shí
sān
shǒu
èr
shí
liù

朝代:宋作者:释祖钦浏览量:3
wén
míng
jiàn
miàn
jiàn
miàn
wén
míng
sān
shí
nián
shí
yuán
lái
què
shì
méi
dīng

译文

听到关于某人或某事物的名声,不如亲自与他相见,亲自见到了某人或某事物之后,却发现还不如仅仅听闻其名声时所想象的那样,经过了三十年的时间,却连一个字也不认识,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逐句剖析

"闻名不如见面":听到关于某人或某事物的名声,不如亲自与他相见,

"见面不如闻名":亲自见到了某人或某事物之后,却发现还不如仅仅听闻其名声时所想象的那样,

"三十年不识个一字":经过了三十年的时间,却连一个字也不认识,

"元来却是枚丁":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六)》是宋代禅僧释祖钦创作的偈颂诗。此偈以看似矛盾的语言揭示禅宗“不立文字”的核心思想:首两句通过语义循环,打破对“名相”的执着,暗示真理需亲证而非语言传递;后两句以自嘲口吻,借“枚丁”的荒诞感,点破参禅者困于文字三十载,终悟“不识”方为真知的禅机。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诗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这两句以一种看似矛盾的表述,传达出一种对事物认知的深刻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对听闻的事物充满期待,认为其美好或伟大,然而真正见到时,可能会发现与想象有所差距,这就是“闻名不如见面”。而“见面不如闻名”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认知的反转,指出即使亲身接触了某事物,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其本质,反而不如从听闻中所获得的那种抽象的、理想化的认知更能保持对其的敬畏和神秘感。在禅学的语境中,这两句也暗示了人们对于佛法、真理等的认知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见闻和接触上,而应该深入内心去体悟,不能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三十年不识个一字,元来却是枚丁”:“三十年不识个一字”表明了一种长期以来在知识、文字等方面的“无所得”状态,按照常规的理解,三十年的时间应该能够积累很多知识,但这里却说不识一字,这是对常规认知的一种颠覆。“元来却是枚丁”则是一个转折,“枚丁”通常指的是普通人、平凡人,这里意味着经过长时间的修行或经历,最终发现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学识或成就。但这种平凡并非是一种消极的否定,而是在经历了种种追寻和探索之后,回归到一种本真、自然的状态,是一种对自我的重新认知和接纳,蕴含着一种放下执着、回归本心的禅意,即不被知识、名声等外在的东西所束缚,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和修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清照《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下一篇:宋·陈与义《今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