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ěi
rén
·
·
yǒu
měi
táng
zèng
shù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shān
xìn
shì
dōng
nán
měi
wàng
qiān
shǐ
使
jūn
néng
huí
lái
biàn
便
shǐ
使
zūn
qián
zuì
dào
gèng
pái
huái
shā
táng
dēng
chū
shàng
shuǐ
diào
shuí
jiā
chàng
lán
fēng
jìng
guī
shí
wéi
yǒu
jiāng
míng
yuè
liú

译文

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要数这里最美,登高远眺,千里美景尽收眼底。你这一去,何时才能返回?请痛饮几杯吧,但愿醉倒,再不离去。看,沙塘里华灯初放。听,是谁把动人心弦的《水调》来弹唱?当夜深风静我们扶醉欲归时,只见在一轮明月的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澈得像碧色琉璃。

逐句剖析

"湖山信是东南美":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要数这里最美,

"一望弥千里":登高远眺,千里美景尽收眼底。

# 弥:满,遍。

"使君能得几回来":你这一去,何时才能返回?

#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此处指陈襄。汉时称刺史为使君,汉以后用以尊称州郡长官。

"便使尊前醉倒、更徘徊":请痛饮几杯吧,但愿醉倒,再不离去。

"沙河塘里灯初上":看,沙塘里华灯初放。

# 沙河塘:在杭州城南,是热闹繁华之地。

"水调谁家唱":听,是谁把动人心弦的《水调》来弹唱?

# 水调:商调名,隋炀帝开汴渠,曾作《水调》。

"夜阑风静欲归时":当夜深风静我们扶醉欲归时,

# 阑:残,尽,晚。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只见在一轮明月的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澈得像碧色琉璃。

# 碧琉璃:形容月光照耀下的澄净江水如碧色琉璃,清澈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送别词。词中运用白描手法,紧扣有美堂居高临下的特点,上片以豪迈笔触描绘杭州湖山壮美,下片在宴饮送别场景中,转入婉约,抒发对友人陈襄的不舍之情,尽显僚佐间的深厚友情。其中“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词人巧用比喻,将江水比作“碧琉璃”,生动呈现有美堂前的美妙夜景,以景结情,使整首词情感真挚动人,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作于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与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交好。陈襄任满将离杭,在有美堂设宴饯别,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此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赠别词,以杭州有美堂为背景,上片极写湖山壮美,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下片借灯火繁华反衬聚散无常,将其内心的不舍与惜别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全篇融自然之景与人生感怀于一体,将词人与友人的感情至深展现得一览无余。

2. 写作手法

白描:如“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简洁勾勒出杭州湖山的壮美,无过多修饰却极具画面感。比喻:将江水比作“碧琉璃”,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有美堂前水月交辉、碧光如镜的夜景。借景抒情:借眼前之景,抒发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景结情:“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以宁静澄澈的夜景结尾,化离愁为澄明。

3. 分段赏析

上片前两句运用白描,开篇直接赞叹杭州湖山之美,视野开阔,一望千里,尽显豪迈。紧接着以问句“使君能得几回来”,直白地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醉倒更徘徊”则将这种情感进一步强化。他的惜别深情是由于他们志同道合,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确实做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事。如今即将天隔南北,心情岂能平静?下片前两句描写华灯初上时杭州的繁华景象,以及不知谁家唱起的《水调》歌,勾勒出热闹又略带惆怅的场景。诗人闻听歌声,此时更增添离怀别思。词人借助灯火和悲歌,既写出环境,又写出心境,极见功力之深。结尾两句,词人以“碧琉璃”比喻江水,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有美堂前水月交辉、碧光如镜的夜景,在这宁静美好的景色中,烘托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尽显婉约。

4. 作品点评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文学价值颇高,兼具豪迈与婉约风格,写作特色鲜明,白描简洁有力,借景抒情自然流畅。“碧琉璃”这一比喻精妙地描绘出夜景,为全词增添韵味。亮点名句如“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展现了开阔视野和宏大气势,“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以景结情,韵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夜阑风静欲归时,唯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不仅写出月明水净的夜景,同时也展示了作者一无杂虑的澄澈心境。

现代中国当代词学家文学家唐圭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潘君昭《论苏轼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下一篇:宋·无名氏《失调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