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苋登盘酒可赊":虽苦还能过,菜有葵苋酒可赊。
# 赊:欠账。
"岂知扶病又离家":不恨多年在乡种桑麻,岂知朝旨下,只好抱病又离家。
"朝行打岸涛头恶":白天行舟波涛恶,直打岸涯,
"夜宿垂天斗柄斜":晚上睡舟中,只见垂天斗柄斜。
# 斗柄:北斗七星组成一个酒杓形。
"不恨山林淹岁月":不恨多年在乡种桑麻,
"但悲道路困风沙":但悲道路难行困风沙。
"邻翁好为看耕陇":邻翁啊,你好好当心看耕耙。
"行矣东归一笑哗":我走了,等我回来同你说笑闲嗑牙。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的首联通过“葵苋登盘酒可赊”的田园生活与“岂知扶病又离家”的离别之苦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舍。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如涛头、斗柄)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情感与景物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美。直接抒情:颈联“不恨山林淹岁月,但悲道路困风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旅途奔波的无奈。
2. 分段赏析
首联以“葵苋登盘酒可赊”描绘了一幅家常而宁静的生活画面,葵菜和苋菜被端上餐桌,酒也可以赊来享用,营造出一种简单而温馨的田园生活氛围。然而,紧接着的“岂知扶病又离家”却笔锋一转,将读者从这份宁静中猛然拉回现实——诗人竟在身体抱恙的情况下,不得不再次踏上离家的路途。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不舍,也预示着全诗将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愁之中。颔联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艰难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愁绪。早晨行走时,波涛汹涌,仿佛要拍打上岸,象征着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和诗人内心的忧虑;夜晚住宿时,天空中的斗柄(即北斗七星的柄部)已斜,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也隐喻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颈联中,诗人表达了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旅途奔波的无奈。他说自己并不后悔在山林中虚度光阴,因为那是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但相比之下,他更加悲伤的是旅途中的艰辛和因风沙而受阻的困境。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和悲哀。尾联以诗人对未来的设想作结,虽然带有几分苦涩的幽默。诗人告诉邻家的老翁,等他东归时,一定要来看看自己耕种的田地,到那时,他们可以一起欢笑。这句诗不仅是对邻翁的告别和嘱托,也是诗人对家乡和宁静生活的深深眷恋。然而,在这份眷恋中,也隐藏着诗人对即将面临的艰难旅途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以这句带有希望和期待的结尾结束,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