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ái
shí
láng

朝代:宋作者:郭茂倩浏览量:3
bái
shí
láng
lín
jiāng
qián
dǎo
jiāng
hòu
cóng
shí
liè
sōng
cuì
láng
yàn
jué
shì
èr

译文

白石郎,临江居住。前面有江伯引导,后头有鱼群跟从。像玉一般的石头堆垒,似翡翠般翠绿的松树排列成行。白石郎的美艳天下独绝,世界上像他这样的再没有第二个。

逐句剖析

"白石郎":白石郎,

# 白石郎:白石郎君。传说中的水神。白石生,《列仙传》:“白石先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故名。”

"临江居":临江居住。

"前导江伯后从鱼":前面有江伯引导,后头有鱼群跟从。

# 后从:后面跟从。,江伯:江水之神。,前导:前面引导。

"积石如玉":像玉一般的石头堆垒,

# 积石:积聚在一起的石块。

"列松如翠":似翡翠般翠绿的松树排列成行。

# 翠:翡翠。,列松:排列的松树。

"郎艳独绝":白石郎的美艳天下独绝,

# 独绝:独一无二;无与伦比。,艳:美艳。

"世无其二":世界上像他这样的再没有第二个。

# 世无其二:世上没有第二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白石郎曲》是一首被宋代郭茂倩编纂入《乐府诗集》的乐府神弦曲,作者不详。它源自南朝江南地区,是民间祭祀水神时所用的娱神祭歌。整首诗借助“积石如玉,列松如翠”这类自然意象展开铺陈,以比兴之法,塑造了水神白石郎“郎艳独绝”的神圣形象。此诗采用五言句式,开篇两句点明了神祇的居住之所,中间部分对仗精巧,细腻描绘其居处环境,最后一句则以直接赞美的方式,突显白石郎的超凡特质。该诗充分展现出了南朝民间祭歌语言的清新秀丽。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出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汇聚了汉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歌的精华。其内容丰富多元,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书中主要辑录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同时兼收先秦至唐末的歌谣,总计达5000余首。这部诗集搜罗全面,各类乐府诗均设有总序,每首曲子还配有题解。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祭祀诗。描绘了江南民间信仰中水神白石郎的居所环境、出行仪仗与绝世风姿,营造出超凡脱俗的神性氛围,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神灵的崇拜与对男性美学的极致赞颂。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郎艳独绝,世无其二”“独绝”“无其二”等表述,以毫无保留的赞叹语气,直接宣告白石郎的绝世之美;这种夸张的直白评价,既符合民间祭祀中“娱神”的热烈氛围,也直白传递了民众对神祇的倾慕与崇拜。比喻:“积石如玉,列松如翠”以“玉”比喻堆积的石头,以“翠玉”比喻排列的松树。通过玉的温润晶莹和松的苍翠挺拔,将白石郎的居所环境具象化为仙境,暗示其身份的高洁与神性。玉与翠的意象组合,既突出自然景物的华美,又暗喻白石郎如玉般纯净、如松般长青的容貌与气质。

3. 分段赏析

白石郎,临江居”,简洁地交代了主人公白石郎的居所,给人一种空灵、清幽之感。“前导江伯后从鱼”一句,描绘出白石郎时出行的不凡阵势,江伯在前引导,鱼儿随后簇拥。这一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更从侧面烘托出白石郎的神秘身份与尊贵地位,同时此句与《陌上桑》中“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情境相似,皆通过描述主人公出场的盛大场面来彰显。在对白石郎的爱慕之情表达上,诗中并未直白倾诉女子对白石郎的爱意,而是借助对白石郎居所以及他自身形象的赞美,委婉含蓄地传达这份深情。“积石如玉,列松如翠”,连用两个精妙的比喻,将白石郎所居神祠的环境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神祠阶墀如玉石般洁白温润,两旁松树似翠玉般青葱欲滴,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暗示了女子对白石郎所处超凡环境的向往与倾慕,侧面烘托出白石郎在她心中的美好形象。“郎艳独绝,世无其二”则以夸张之笔,毫不吝惜地赞叹白石郎的容貌艳丽举世无双,完美到极致。这种极致的赞美,将女子对白石郎的爱慕之情表达出来,使人能感受到她内心深处那份炽热而纯粹的情感。

4. 作品点评

诗人在祀神时,以细腻笔触尽情铺陈神貌的美艳动人;祭神之际,又极致刻画其容貌的微妙之处。这般表达尽显民歌质朴本真的特色,颇具汉乐府奇境的神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双燕》

下一篇:宋·释印肃《皆遍示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