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此夕东城见":每年的这个夜晚,都能在东城见到你,
"欢意匆匆":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匆忙。
"明日还重":想着明天还能重逢,
"却在楼台缥缈中":可到时候你却像在缥缈虚幻的楼台之中,难以寻觅。
"垂螺拂黛清歌女":梳着垂螺发髻、描着青黛眉的清歌女啊,
# 垂螺:一对螺髻垂于额畔为古代少女发式。
"曾唱相逢":你曾为我们的相逢而歌唱。
"秋月春风":那些美好的岁月如秋月春风般流逝,
"醉枕香衾一岁同":我也曾与你同醉共眠,在香衾中共度一年时光。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分段赏析
“年年此夕东城见,欢意匆匆。明日还重。却在楼台缥缈中。”每年的这个夜晚,词人都能在东城与心仪之人相见,可相聚的欢乐总是转瞬即逝。“欢意匆匆”短短四字,将相聚时那种美好却短暂的状态精准勾勒。而“明日还重”本以为明日还能重逢,可紧接着“却在楼台缥缈中”笔锋一转,重逢的期待化为泡影,对方如同在缥缈虚幻的楼台之中,难以寻觅。这几句通过对时间与场景的叙述,以现实中相聚与离散的落差,营造出一种虚幻、怅惘的氛围,将词人对相聚的珍惜和离散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垂螺拂黛清歌女,曾唱相逢。秋月春风。醉枕香衾一岁同。”这里词人回忆起那位梳着垂螺发髻、描着青黛眉的清歌女,她曾为二人的相逢而歌唱。“垂螺拂黛”细腻描绘出歌女的美丽容貌与精致妆容,“曾唱相逢”点明歌女与二人相逢的关联。“秋月春风”用美好的自然景象代指那段美好的时光,时光悠悠,他们曾一同沉醉,共枕香衾,度过了一年的美好时光。此阕通过对歌女形象、歌声以及往昔共处岁月的回忆,以乐景写哀情,往昔的美好与如今的离散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词人对逝去情感的眷恋和物是人非的伤感。
上一篇:宋·苏轼《儋耳》
下一篇:宋·刘允成《夜雨剪春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