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昔有凌云赋":老朋友以前就写过壮气凌云的辞赋,
# 故人昔有凌云赋:谓王文通文才出众,却任职低微。凌云赋:据《汉书》卷五十七记载,司马相如作《大人赋》献汉武帝,武帝读之,飘飘有凌云之气。
"何意陆沈黄绶间":哪里想到他会沉埋在卑官中间。
# 黄绶:汉代的县丞,官职卑微,佩黄色的绶带。,陆沈:出于《庄子·则阳》:“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诗中比喻生活在人世间而实际过着避世的生活。
"头白眼花行作吏":如今已头白眼花,还要仕途奔走,
# 行作吏:担任吏职。
"儿婚女嫁望还山":待到儿婚女嫁之后,才可望回到家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只有对杯中美酒心还未死,
# 杯中物:指酒。
"春不能朱镜里颜":纵使春天也不能恢复镜里的朱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想寄语当权的诸公:如果你们肯荐拔的话,
# 湔祓:(jiān fú)洗手去秽。
"割鸡今得近乡关":那就请让他在离家乡近的县份当官吧。
# 割鸡:指任县官之职。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才不遇题材的诗。诗中先以“凌云赋”典故赞叹友人王文通才华出众,却沉沦于低微官职,体现其不被重用的境遇;接着在颔联描绘友人虽为生计奔波却仍坚守自我,表达诗人对其品格的赞赏和对其困境的同情;颈联通过描述友人好酒但难敌岁月催老,展现出时光易逝之感;尾联呼吁当权者能重用友人,抒发了对才士被埋没的悲愤。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社会埋没人才现象的不满。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友人王文通卓越的才华(“凌云赋”)与他卑微的官职(“陆沉黄绶间”)进行对比,突出其怀才不遇的境遇,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对社会埋没人才的愤懑。借景抒情:诗中虽未着重写景,但通过描述友人生活与处境(“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等),间接地抒发了对友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不满。用典:“故人昔有凌云赋”,化用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汉武帝读后“飘飘有凌云之气”的典故,暗指友人有才华。
3. 分段赏析
“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沈黄绶间”:“凌云赋”用典,凸显友人才华。“何意”以疑问强化情感,“陆沉黄绶间”描绘友人屈居下僚,高才与不遇对比,表达对执政者埋没人才的谴责。“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头白眼花”写出友人年老仍奔波官场的无奈,“儿婚女嫁望还山”借典故表明友人不慕荣利,为生计为官的心境。“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心犹未死”展现友人豪放旷达,爱酒的兴致仍在,“春不能朱”突出岁月无情,青春不再,节奏独特,传达出牢骚不平。“寄语诸公肯湔祓,割鸡令得近乡关”:“寄语诸公”委婉呼吁执政者,“割鸡”呼应首联,既求关照,又含怨愤,体现诗人构思的精巧。
# 起叙事往复顿挫。后半虽衍,而有远趣。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上一篇:宋·王安石《吐绶鸡》
下一篇:宋·苏轼《浣溪沙·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