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ǎn
ér
mèi
·
·
chóu
yún
dàn
dàn
xiāo
xiāo

朝代:宋作者:石孝友浏览量:3
chóu
yún
dàn
dàn
xiāo
xiāo
​​zhāo
​​zhāo
bié
lái
yīng
shì
méi
fēng
cuì
jiǎn
wàn
xiāng
xiāo
xiǎo
xuān
zuò
xiāng
chù
qíng
hǎo
liáo
cóng
xuān
cǎo
gān
竿
xiū
zhú
shù
jiāo

译文

愁云惨淡,雨一直下个不停。从早到晚,何时是个尽头。分别后你对我必然如此,像春山一样弯曲的眉毛翠色减淡,手腕上的香也淡了。独坐在阁楼上,相思难遣,情绪好无聊。眼前只有一丛萱草,几竿竹子,几叶芭蕉而已。

逐句剖析

"愁云淡淡雨潇潇":愁云惨淡,雨一直下个不停。

"暮暮复朝朝":从早到晚,何时是个尽头。

"别来应是":分别后你对我必然如此,

"眉峰翠减":像春山一样弯曲的眉毛翠色减淡,

# 眉峰翠减:意谓不描画眉黛。眉峰:源于“(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西京杂记》)。后言女子眉之美好。翠减:因为古代女子用黛画眉,黛色青黑。

"腕玉香销":手腕上的香也淡了。

# 腕玉:即玉腕的倒置。玉腕形容女子的手洁白细嫩。

"小轩独坐相思处":独坐在阁楼上,相思难遣,

# 小轩:带窗槛的长廊或小室。

"情绪好无聊":情绪好无聊。

"一丛萱草":眼前只有一丛萱草,

# 萱草:又名谖草,俗名黄花菜、金针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以为可使人忘忧。故又名忘忧草。

"几竿修竹":几竿竹子,

# 修:长。

"数叶芭蕉":几叶芭蕉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是宋代词人石孝友创作的婉约词作。此词上片描绘了一幅愁云惨淡、细雨绵绵的景象,以“暮暮复朝朝”强调时间的漫长,渲染出一种压抑、哀伤的氛围,同时词人展开想象,推测别后对方容颜憔悴,生动地体现出他对远方之人的牵挂与思念,这种相思之情如愁云苦雨般连绵不绝。下片写词人独坐小轩沉浸于相思之中,倍感孤寂无聊,结尾处以“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的景物描写收束,萱草本应忘忧,然而词人却依旧忧思难解,修竹、芭蕉更添愁绪,进一步烘托出其内心无法排遣的忧思。全词情感细腻真挚,借景抒情,以景衬情,将词人的相思之苦与孤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籍贯南昌(今属江西)。乾道二年进士。因仕途不顺,不慕富贵,隐居丘壑以终。石孝友能诗,以词知名。其词长调多投献之作,风格端庄;小令以男女情爱、离愁别绪为主题,善用俚语、俗语。清人李调元誉之为“词中白描高手”(《雨村词话》)。代表作品有《眼儿媚》《阮郎归》《浪淘沙》《惜奴娇》等。著有《金谷遗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代闺怨词,通过描绘愁云淡雨、暮暮朝朝的凄清之景,想象别后对方容颜憔悴之态,以及刻画自身小轩独坐、百无聊赖的情状,再以萱草难消忧愁、修竹芭蕉更添孤寂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切相思之情和独处时的孤寂无聊之感。

2. 写作手法

叠字:“愁云淡淡雨潇潇”运用叠字,通过描绘愁云淡薄、细雨绵绵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哀伤、惆怅的氛围,表达了词人绵延不绝、挥之不去的愁绪以及孤寂烦闷的心境。烘托:“愁云淡淡雨潇潇”运用烘托手法,通过描绘愁云淡淡、细雨潇潇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哀伤、惆怅的氛围,表达了词人绵延不绝、挥之不去的愁绪以及孤寂烦闷的心境。渲染:“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运用渲染的手法,通过反复描绘愁云淡淡、细雨潇潇且这种状态从早到晚持续不断的景象,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愁绪的连绵不绝,表达了词人因思念而产生的无尽哀愁与孤寂落寞之情。

3. 分段赏析

上片:“愁云淡淡雨潇潇”“愁云”这一意象直接奠定了全词哀伤、惆怅的情感基调,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天气状况的描绘,更像是词人内心愁绪的外化。“淡淡”一词修饰“愁云”,赋予了愁云一种若有若无、缠绵不绝的质感,仿佛愁绪也如这云一般,轻柔却又挥之不去。“雨潇潇”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的氛围,“潇潇”模拟出雨淅淅沥沥、连绵不断的声音,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丝丝细雨带来的寒意和孤寂。此句通过景物描写,为全词营造出一种阴沉、凄清的氛围,使读者在开篇便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忧愁。“暮暮复朝朝”承接上句,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愁绪的持续不断。“暮暮”和“朝朝”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时间感,暗示着词人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地沉浸在忧愁之中。“复”字的运用,更突出了这种愁绪的无尽和无奈,仿佛时间都被这浓浓的愁绪所笼罩,无法挣脱。此句通过对时间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哀伤之情,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他内心的煎熬和痛苦。“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别来应是”表明这是词人基于思念而产生的推测,体现了他对远方之人的牵挂。“眉峰翠减”,化用典故,将女子因忧愁而眉头紧锁、容颜憔悴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翠减”二字,细腻地描绘出女子眉间色彩的消逝,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她的痛苦煎熬。“腕玉香销”则从另一个角度刻画女子,“腕玉”本指女子洁白如玉的手腕,而“香销”则表示这种美好已逐渐消逝,可能是因为思念成疾、无心梳妆所致。下片:“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小轩独坐”描绘出词人独自一人坐在小屋中的情景,“独”字突出了他的孤独寂寞。“相思处”点明了词人此时的心境和所处的情境,他正沉浸在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中。“情绪好无聊”则直接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感受,这种无聊并非是无所事事的无聊,而是因思念而产生的空虚和寂寞。此句通过对词人自身状态和内心感受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全词的哀伤氛围,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他的痛苦。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孤独、寂寞、深陷相思之苦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词人的情感世界。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萱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忘忧,然而词人面对这一丛萱草,却依然无法排解心中的忧愁,这形成了一种反差,更突出了他愁绪的深沉。“修竹”给人一种高洁、挺拔的感觉,但在词人眼中,它却成了寂寞的陪衬。“数叶芭蕉”则增添了几分凄凉和孤寂的氛围,芭蕉叶在风雨中摇曳,仿佛也在诉说着词人的哀愁。此句通过对萱草、修竹、芭蕉等植物的描写,以景结情,进一步深化了全词的哀伤主题,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使诗歌具有更深的艺术感染力。

4. 作品点评

词中弥漫着作者在绵绵春雨里对恋人的深切思念,愁云似纱般轻柔地笼罩着心绪,细雨如丝般不断地缠绕着情思。在这无尽的雨幕中,作者的孤寂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然而,他更为在意的,是恋人自分别后是否因相思而形容消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下一篇:宋·晁端礼《并蒂芙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