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枝头生晓寒":深秋的清晨,黄菊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意。
"人生莫放酒杯干":人生短促,今朝有酒今朝醉。
# 莫放:勿使,莫让。露出。
"风前横笛斜吹雨":冒着斜风细雨吹笛取乐,
"醉里簪花倒着冠":酒醉里倒戴帽子、摘下菊花簪在头上。
# 倒着冠:倒戴着冠。此句暗用山简典故,表现不拘世俗、风流自赏的生活态度。着:一作“著”。,簪花:簪(zān),以花插头。
"身健在":要趁着身体健康努力加饭加餐。
# 身健:身体健康。
"舞裙歌板尽清欢":在佳人歌舞的陪伴下尽情欢乐。
# 尽:尽情。
"黄花白发相牵挽":头上黄花映衬着斑斑白发,
# 牵挽:牵拉,牵缠。,白发:指老年人。,黄花:同黄华,指未成年人。
"付与时人冷眼看":兀傲的作者就要以这副疏狂模样展示在世人面前,任他们冷眼相看。
# 冷眼:轻蔑的眼光。,付与:给与,让。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写重阳酒会的场景,抒发了词人对坎坷仕途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也是一首酬唱词。劝酒之辞,劝人也劝己在酒中寻找安慰和欢乐。通过描写酒后的狂放行为(如横笛吹雨、簪花倒冠),展现了词人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对世俗的挑战和侮慢。词人以“黄花白发相牵挽。”表明自己虽年华已逝,但仍保持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并以“付与时人冷眼看。”表达了对世俗的反抗。全词通过塑造一个“狂士”形象,展现了黄庭坚从坎坷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胸中的苦闷和激愤。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黄庭坚以“黄菊枝头生晓寒。”开篇,通过描写重阳节后菊花枝头的寒意,自然引出对酒的渴望,表达出一种借酒浇愁的情绪。这种由景入情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调。化用:来自《世说新语·任诞》中关于山简的典故。山简是西晋名士,他酒醉后倒戴头巾、乘马而归,表现出一种不拘世俗、放浪形骸的狂放姿态。黄庭坚在词中化用此典故,通过“醉里簪花倒著冠”这一行为,生动地描绘了自己酒后的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借此表达一种不拘世俗、风流自赏的生活态度。对比:上片中“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通过描写醉酒后的狂放行为,如横笛吹雨、簪花倒冠,与世俗的拘谨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抗。直抒胸臆:“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在世事纷扰、是非颠倒的现实中,只愿身体长健,享受眼前的快乐。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活态度。情景交融:“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整首词通过描写饮酒、簪花、吹笛等行为,营造出一种狂放不羁的氛围,同时将这种氛围与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激愤相结合,情景交融,使情感表达更加深刻。
3. 分段赏析
上片:“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开篇点明时间与节令,正值重阳后,黄菊枝头带着清晨的寒意。诗人借“黄菊”自然过渡到“酒杯”,劝诫人们不要放过手中的酒杯,因为酒中自有欢乐与天地。“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这两句描绘了酒后的狂放举动:在风雨中横笛斜吹,在醉意中簪花倒戴。这种不拘世俗的行为,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只有在醉中才能如此放肆。下片:“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诗人劝诫人们珍惜健康,尽情享受当下的快乐。这种看似反常的心理,实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无奈,以及对眼前快乐的珍视。“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诗人以菊花(黄花)和白发自比,表明自己虽年老但仍保持高洁的志向。他故意以这种狂放不羁的姿态示人,任凭世俗之人冷眼相看,展现了对世俗的挑战与侮慢。
4. 作品点评
《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这首词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狂放不羁的形象,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愤懑与无奈。词人通过主人公的放浪形骸与自娱自乐,巧妙地展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无声反抗和对政治迫害的辛辣讽刺。这种以狂放之态掩盖内心痛苦的写法,既体现了词人对世俗束缚的挣脱,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的无尽辛酸与伤痛。整体而言,这首词在狂放不羁的外表下,隐藏着词人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 菊称其耐寒则有之,曰“破寒”,更写的菊精神出。曰“斜吹雨”、·“倒著冠”,则有傲兀不平气在。末二句尤见牢骚,然自清迥独出,骨力不凡。
清黄苏《蓼园词选》
# 山谷此词,颇似稼轩率意之作。
清陈廷焯《词则·放歌集》
上一篇:宋·赵蕃《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