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占形胜":江东一带据有险要形势的地方,
# 江左:长江最下游的地方,即今江苏省等地。
"最数古徐州":第一要数像屏障般雄伟的镇江。
# 徐州:指镇江。东晋南渡,置侨州侨郡,曾以徐州治镇江,故镇江又称徐州或南徐州。
"连山如画":山挽山,
"佳处缥缈著危楼":山连山,
# 危楼:高楼。,缥缈:似有若无。
"鼓角临风悲壮":战事又起,
# 鼓角:战鼓号角。
"烽火连空明灭":战鼓号角声面对着风显得格外悲壮。
# 明灭:忽明忽暗。,烽火:边防报警的烟火。
"往事忆孙刘":烽火连天,
# 孙刘:三国时孙权和刘备,曾联合破曹操。
"千里曜戈甲":当年孙刘联军的军容啊,
# 戈甲:兵器和盔甲。,曜:照耀。
"万灶宿貔貅":银戈金甲千里都闪着光芒。
# 貔貅:猛兽,喻指勇猛战士。,灶:军中炊灶,指代营垒。
"露沾草":露珠结在草上,
"风落木":风吹黄叶飘荡,
"岁方秋":正当金秋时光。
"使君宏放":方滋啊,
# 宏放:通达豪放。,使君:古代州郡长官所称,此处指方滋。方滋(1102—1172),字务德,严州桐庐(今属浙江)人。以荫入仕,时知镇江府事。
"谈笑洗尽古今愁":你的气魄真宏大豪放。
"不见襄阳登览":君不见羊祜曾登临岘山,
"磨灭游人无数":观赏襄阳?
"遗恨黯难收":那无数登山贤士早涅末无能。
# 黯:昏黑。
"叔子独千载":独有羊祜千年传扬,
# 叔子:西晋大将羊祜(hù),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晋泰始五年(269)以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出镇襄阳,在镇十年。
"名与汉江流":他的英名如同浩浩汉江千古流长。
# 汉江:汉水,流经襄阳。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怀古词。描绘了多景楼周围如画的山水及古迹,借孙权、刘备等历史人物及相关往事,体现了对历史的追思,同时表达了在宋金对峙局势下,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对时局的关切。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上片描绘多景楼形势及长江、群山等壮阔之景,融入对孙刘抗曹往事的追忆,景中含情,情因景显,引发图强自振之情;下片以风露草木点明时令之景,衬出君国身世之愁,又以知府携僚登楼谈笑之景,展现复杂情感,苍凉明快兼具。用典:“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运用羊祜镇守襄阳、志在灭吴却未能完成大业的典故,前三句以古况今,抒发壮志难酬的遗憾,末句借此劝勉方滋建立奇勋。
3. 分段赏析
《水调歌头·多景楼》上片开篇“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由大至小、由远及近描绘多景楼周边形势,“江左”“古徐州”点明地域,“连山如画”以比喻描绘山峦景致,“缥缈著危楼”则勾勒出烟云间危楼若隐若现之态,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氛围。“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视听结合,“鼓角临风悲壮”从听觉角度营造悲凉肃杀氛围,“烽火连空明灭”“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从视觉角度描绘出烽火连天、戈甲耀眼、军帐密布的战争场景,借孙刘抗曹典故,表达对往昔英雄事迹的追怀,尽显昂扬豪迈之气。下片“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三个三字短句以白描手法点明季节,过渡自然。“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刻画使君形象,展现宾主登楼谈笑的场面,“古今愁”承上启下,既包含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又融入对当前国事的忧虑,如张浚北伐兵败、宋廷乞和、自身被逐等诸多愁事。“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运用羊祜镇守襄阳的典故,前三句借古伤今,抒发自身壮志难酬的遗恨,末句以羊祜名垂千古劝勉方滋建立奇勋,呼应开篇“古徐州”地望,收束全篇,整首词融写景、叙事、抒情、用典于一体,记一时之兴,寓千古兴亡,情感复杂深沉,寄慨遥深。
4. 作品点评
《水调歌头·多景楼》全词语言雄浑豪迈,寓情于景、用典自然,在苍凉中蕴含着希望,在慷慨激昂中寄托深沉情思。无论是其蕴含的家国情怀,还是高超的艺术手法,值得反复品味与借鉴。
# 这首词记一时兴起,寓千古兴亡,容量特大,寄慨遥深。
不详湖南常德著名教师赖汉平
上一篇:宋·汪元量《长城外》
下一篇:宋·王安石《壬辰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