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jiāng
dōng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3
jiāng
shuǐ
西
tóu
yān
shù
wàng
jiàn
jiāng
dōng
liáng
zhǐ
yǒu
mèng
lái
gèng
jiāng
lán
zhù
dēng
qián
xiě
liǎo
shū
shù
suàn
méi
rén
chuán
zhí
ráo
xún
yàn
fēn
yòu
hái
shì
qiū
jiāng

译文

站在西岸向东岸眺望,视线被如烟似雾的树林隔断。看不到江东路上走来的情人。我想只有在梦中往来相会。才不怕被江水阻拦。灯下写了无数封情书。但想来想去找不到传递的人。即使想托付鸿雁传信。可是已是秋末了,时间太晚了。

逐句剖析

"江水西头隔烟树":站在西岸向东岸眺望,视线被如烟似雾的树林隔断。

# 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林。

"望不见、江东路":看不到江东路上走来的情人。

# 江东路:指爱人所在的地方。

"思量只有梦来去":我想只有在梦中往来相会。

"更不怕、江阑住":才不怕被江水阻拦。

# 阑住:即“拦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灯下写了无数封情书。

# 书:信。

"算没个、人传与":但想来想去找不到传递的人。

# 算:估量,这里是想来想去的意思。

"直饶寻得雁分付":即使想托付鸿雁传信。

# 分付:交付。,直饶:当时的口语,犹尽管、即使之意思。

"又还是、秋将暮":可是已是秋末了,时间太晚了。

# 秋将暮:临近秋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江东》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蕴含着深沉的离愁别绪与相思之苦,展现出梦幻和现实间的冲突。全词架构包含四个层次,有四处转折。一个“望”字贯穿始终,可这一望,却望出无数不可望的无奈。这种深陷绝境的心境,若非亲身经历,实难用言语精准描述。整首词行文流畅、表意清晰,内容简洁凝练,层次井然有序,读来一气呵成。词中情调悲怨,意味深沉,笔法空灵,意境浑成,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向东眺望、渴望归乡的迫切心情,洋溢着浓郁的民歌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作于黄庭坚被贬西南之际。黄庭坚位列“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元祐党籍案牵连,在新党掌权得势之时,被贬为涪州别驾,后又被安置于黔州等地。此词便是在这般坎坷的境遇下创作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这首词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看作是一首吟咏恋思之作,但结合词人的身世,方知实是一首抒情寄慨之词。语言平实而悲怨深沉,空灵浑成,是一首典型的北宋词。表达了词人被远谪的无奈及盼东归而无望的痛楚之情。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上片开篇描绘“江水”“烟树”等自然景象,营造出朦胧浩渺的氛围,不仅点明主人公与思念之人的阻隔,更烘托出她内心的惆怅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比:下阕“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将现实中无法跨越江水与对方相见的无奈,与在梦中可以自由来去、不怕江水阻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现实的残酷和词人对梦中相见的渴望,通过对比,更加强化了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细节描写:“灯前写了书无数”中的“灯前”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出词人在灯下独自写信的场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当时的专注和深情。“写了书无数”则通过数量的强调,表现出词人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突出了他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深。“睡不稳、西窗雨”,“睡不稳”这一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了词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状态,而“西窗雨”进一步烘托出这种孤寂、愁苦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看到词人在雨夜中辗转反侧的情景。

3. 分段赏析

这首词寄托了深刻的离愁和相思,尽显梦幻与现实的矛盾。全词以相思者口吻展开,由不能相会说起,至遥望,至梦忆,至对灯秉笔,终至传书无由。借连贯似独白的叙述,巧用“望”“梦”“写书”等细节,将陷入情网者的复杂心理与痴态展现得曲折尽致。词的上片,描绘相思者想见却不得见,只能寄望梦中相会的场景。开篇点明“江水”“烟树”等重重阻隔,在一片迷蒙浩渺的艺术境界中,反映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她极目远眺,茫无所见,“江水”“烟树”“江东路”等客观自然意象,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一个“隔”字,把遥望一片浩渺江水、迷蒙远树时的失望惆怅的心境呈现出来。“望不见江东路”是这种惆怅情思的继续。接着,作者将幽怨化为深沉情思:“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梦成为遂愿的手段,主人公遥望中顿悟,“只有梦来去”,从“江水西头隔烟树”到“不怕江阑住”是一个回合,似乎可以冲破时空,跨越浩浩的大江,实现自己的愿望,奔赴思念之人身边,不过此时“梦”还只是“思量”。下片借灯前写信细节,深入展现主人公情感的发展。梦中相会虚幻,她要谋求实的交流与联系。“灯前写了书无数”饱含思念,可“算没个、人传与”又让她陷入失望。“直饶寻得雁分付”,词中的主人公想到所写的信无人传递,一转念间,鸿雁传书又燃烧起她的希望;然而又一想,纵然“寻得”传书的飞雁,“又还是秋将暮”,大雁南飞,托雁传书的愿望也难以实现,可知信要传往北方。灯下写信这一感情细腻的刻画,把女主人公的直觉、情绪、思想、梦境、幻境等全部精神活动,“写了书”又“没人传”,“寻得雁”又“秋将暮”那回环曲折的描摹过程中庸“算”“直饶、还是”等口语化表述,将女主人公细腻曲折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感人至深。

4. 作品点评

此词运用纯真质朴的笔触,倾诉着浓浓的相思之意。全词风格明快率直,情感真挚深切,字里行间洋溢着民间词的独特韵味,令人眼前一亮。它于淡雅之中尽显清新之态,质朴之中饱含拳拳真情,借由多样的意境,将离别之情抒发得酣畅淋漓。这首词写得流畅明白,内容单纯,层次分明,一气呵成,音律和谐,饶有民歌的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较梦不怕险,飞过大江,宛些,活些,幽些!欲不为词,不可得矣。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四集·别集》

# 黄鲁直词,乖僻无理,桀骜不驯,然亦间有佳者。如望江东云:……笔力奇横无匹,中有一片深情,往复不置,故佳。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南歌子·游赏》

下一篇:宋·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