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还分手":多次的灾难让我们再次分别,
"江边白发新":伫立江畔又添几缕新生的白发。
"公为九州督":您是统管九州的长官,
"我是半途人":而我却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人。
"政尔倾全节":您为政事倾尽全力,
"终然却要身":最终却不得不离开。
"平生第温峤":我一生最敬佩的是温峤,
"未必下张巡":我的志向未必就比不上张巡。
两宋之交诗人,“诗俊”
陈与义(1090~1138?),北宋末、南宋初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上舍及第,南宋初官至参知政事。陈与义诗尊杜甫,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也被称之为“诗俊”,是当时“洛阳八俊”之一。其擅长填词,前期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亦甚深,诗作风格清新明快,但题材较窄,以题画咏物写景为主。南渡后,陈与义身经乱离,感时抚事,诗风沉郁悲壮,忧国伤时,不少作品寄托了深厚的家国之感。代表作品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夏日集葆真池上》《春日二首》等。著有《简斋集》《无住词》。
1. 分段赏析
首联:“多难还分手,江边白发新。”诗人描绘了在多灾多难的时期,与友人再次分别的场景。江边的太阳升起,象征着新的开始,但离别的痛苦却难以言表。颔联:“公为九州督,我是半途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与友人的不同命运。友人成为了九州的督护,而自己却只是半途之人,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公。颈联:“政尔倾全节,终然却要身。”诗人赞扬友人为了政事倾尽全力,但最终还是不得不离开,体现了世事无常,人生的变迁。尾联:“平生第温峤,未必下张巡。”诗人以温峤和张巡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美好的祝愿。温峤是一个地名,诗人说自己一生最珍视温峤这个地方,而友人则有可能像历史上的张巡一样出使边疆,离开温峤。
上一篇:宋·王淇《春暮游小园》
下一篇:宋·释文珦《山林(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