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梅粉褪残妆":自从梅花姑娘洗掉脸上的最后一抹粉红残妆,
# 褪残妆:指梅花凋谢。,一从:自从。
"涂抹新红上海棠":海棠醒来开始把红粉涂抹在脸上。
"开到荼縻花事了":荼蘼花开了春天的花事就完结,
# 花事了:指春天的花都开完了。,荼縻:又名佛见笑、百宜枝等,属蔷薇科,初夏开花,花期较晚。
"丝丝天棘出莓墙":这时会有丝丝缕缕的天棘爬过那长满苔藓的墙。
# 莓:当即山莓、蔷薇莓一类小灌木。,天棘:即天门冬。其苗蔓生,叶细如青丝,好缠竹木上。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梅花凋谢、海棠初绽、荼蘼谢幕、天棘攀墙的时序更迭,以“花事”为线索展现暮春至初夏的自然轮回,既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淡淡怅惘,又暗含对生命代谢与自然规律的理性观照。
2. 写作手法
拟人:“涂抹新红上海棠”此句以“涂抹”赋予海棠拟人化的动作,将花朵初绽的鲜红喻为少女精心妆点胭脂,生动刻画出海棠娇艳欲滴的形态,同时暗含自然造化如巧手梳妆的意趣。比喻:“一从梅粉褪残妆”此句以女子卸妆喻梅花凋零,“褪残妆”三字既点出残瓣褪色的凋谢之态,又暗含时序流转中春光的悄然消逝,赋予自然景物以鲜活的人间情味。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一从梅粉褪残妆”,“褪残妆”,以人喻花写梅花的残败枯萎。梅花生于冬末初春,是报春的花朵,一“残”,寓意冬去春来。“涂抹新红上海棠”这句话意味着梅花凋谢之后,海棠花已经盛开,大自然再次将寒梅的鲜红色彩涂在海棠花上。苏轼有海棠诗说:“东风缭绕泛祟光,香雾霭空濛月廊转。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对于海棠并没有施粉传香之意,而是写海棠之灵气。王淇以“涂抹新红”四字同写海棠之灵气及他惜花怜色、祝愿名花长存之美好祝愿。后两句:“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待荼蘼花开,春已尽。春去夏来之时,代替百花的,是那又肥又密的荆棘、丛丛、点点、爬满苔醉院墙。花开花落,形成颜色从红白到青翠,象征岁月如梭,四季更替,但诗人眷恋时光,慨叹年华易逝之感伤心情亦隐约反映。
4. 作品点评
诗人将日常生活中看似平淡的生活景观以平实浅近的文字和拟人的方式精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有美感,有诗意,反映了诗人“随物而委婉”盛与心而徘徊”的心迹(《文心雕龙》语)。
# 此言春事将阑也。梅花零落,则粉褪妆残矣。而新红艳丽,又发于海棠枝上。及夫荼蘼开后,一春之花事已终。惟有丝丝之天棘蔓生而出于莓墙之上而已。惟有丝丝之天棘蔓生而出于莓墙之上而已。
清王相《新校千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