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绿纷红醉欲沈":花朵盛开时,那翠绿与嫣红的色彩令人沉醉,仿佛要沉浸其中,
# 纷:一作“粉”。
"晚风不易阿环禁":然而晚风吹来,就如同对杨贵妃般毫不留情,花朵难以抵挡。
"双回姊弟琼瑶面":姐弟二人同时转过那如同美玉般美好、温润且珍贵的脸庞,
"独试先生铁石心":独自考验着我这看似铁石般坚强的心志。
"春事略如飞梦过":春天里繁花盛开的美好景象,大概就如同飞逝的梦境一般匆匆而过,
"人生莫到受恩深":人生在世,千万不要让自己受到别人过于深厚的恩情。
"霓裳一曲今何在":当年那美妙动人的《霓裳羽衣曲》如今又在哪里,
"不尽长吟复短吟":我心中有着无尽的感慨,不停地长声吟诵又低声叹息。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1.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多处运用杨贵妃姊妹的典故,如“双回姊弟琼瑶面,独试先生铁石心”“霓裳一曲今何在”,以杨贵妃姊妹曾经的盛宠与后来的命运转折,类比花的荣枯,使诗歌内涵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引发读者联想,增添了历史厚重感与文化底蕴。借物抒情:以花的凋谢比喻杨贵妃姊妹的宠衰,进而延伸至对人生境遇、世事变迁的隐喻。将花开花谢这一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兴衰荣辱相联系,借物抒情,借物说理,使抽象的人生哲理变得具体可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对比:将花盛开时的“骇绿纷红醉欲沈”与凋谢后的状态对比,杨贵妃姊妹得宠时的荣华与失宠后的落寞对比,通过强烈的反差,突出盛与衰的变化,强化了物极必反这一主题,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世事无常。情景交融:首联“骇绿纷红醉欲沈,晚风不易阿环禁”描绘花朵盛开时的艳丽与晚风来袭时的变化,将自然景色与杨贵妃的境遇相结合,情景相融。在写景中蕴含着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在抒情中又有自然景象的烘托,使诗歌意境深远。
2. 分段赏析
方岳的《花谢》首联“骇绿纷红醉欲沈”描绘出花朵盛开时那绚丽多彩、令人沉醉的景象,仿佛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读者眼前展开,展现出生命的蓬勃与美好。然而,“晚风不易阿环禁”笔锋一转,借晚风对杨贵妃(阿环)的无情,暗示花朵即将面临凋谢的命运,为全诗奠定了世事无常的基调。颔联“双回姊弟琼瑶面,独试先生铁石心”,诗人运用杨贵妃姊妹的典故,她们曾经凭借美貌与恩宠,如琼瑶般光彩照人,但命运的转折却考验着世人的心志。这里既写了杨贵妃姊妹的命运起伏,又借此隐喻花的荣谢,暗示美好事物难以长久。颈联“春事略如飞梦过,人生莫到受恩深”,将春天的消逝比作飞逝的梦,感慨时光匆匆,美好易逝。同时,以人生不要过度受恩来表达对盛极必衰的理解,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发读者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尾联“霓裳一曲今何在,不尽长吟复短吟”,以“霓裳一曲”指代杨贵妃曾经的辉煌,如今却已消逝不见,只留下诗人无尽的感慨,长吟短叹间,是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惋惜。
上一篇:宋·黄庭坚《满庭芳·茶》
下一篇:宋·刘克庄《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