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tíng
fāng
·
·
chá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3
běi
yuàn
chūn
fēng
fāng
guī
yuán
wàn
míng
dòng
jīng
guān
suì
shēn
fěn
gōng
shàng
líng
yān
zūn
fēng
liú
zhàn
shèng
jiàng
chūn
shuì
kāi
tuò
chóu
biān
xiān
xiān
pěng
yán
gāo
jiàn
jīn
zhè
bān
xiàng
suī
bìng
shāng
yǒng
bīn
yǒu
qún
xián
wèi
dēng
qián
zuì
tuí
shān
sōu
jiǎo
xiōng
zhōng
wàn
juàn
hái
qīng
dòng
sān
xiá
yuán
guī
lái
wǎn
wén
jūn
wèi
qǐn
xiāng
duì
xiǎo
chuāng
qián

译文

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有方有圆,名茶的名声传遍了京城。茶叶被碾碎制成茶饼,它的功劳应该能与凌烟阁上的功臣相比。在茶宴上,茶能助人们在风雅的宴饮中战胜对手,驱散春困、消除忧愁。纤细的手捧着茶盏,研好的茶膏与茶汤相互飞溅,茶盏上印着金缕鹧鸪斑的花纹。司马相如,虽然身患消渴病,但也能一杯酒一首诗地参与宴饮,宾客都是一群贤能之人。在灯前醉倒后又被扶起,酒兴文采,风姿挺秀。激发起胸中万卷诗书的才思,还能倾吐出、如三峡水般滔滔不绝的词源。回来得很晚,卓文君还没有睡觉,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逐句剖析

"北苑春风":北苑茶山春风浮动,

# 春风:指社前之茶。一作“研膏”。,北苑:即今福建建瓯,是贡茶的主要产地。

"方圭圆璧":茶饼形状有方有圆,

# 圭:中国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圭方璧圆,喻茶饼形状,也指茶饼珍贵。

"万里名动京关":名茶的名声传遍了京城。

"碎身粉骨":茶叶被碾碎制成茶饼,

"功合上凌烟":它的功劳应该能与凌烟阁上的功臣相比。

"尊俎风流战胜":在茶宴上,茶能助人们在风雅的宴饮中战胜对手,

# 尊俎风流战胜:“战胜风流尊俎”的倒装。尊:通樽,酒杯。俎: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降春睡、":驱散春困、

"开拓愁边":消除忧愁。

"纤纤捧":纤细的手捧着茶盏,

"研膏溅乳":研好的茶膏与茶汤相互飞溅,

# 研膏:一作“香泉”。

"金缕鹧鸪斑":茶盏上印着金缕鹧鸪斑的花纹。

# 鹧鸪斑:以其纹色代指茶盏,极珍贵。

"相如":司马相如,

"虽病渴":虽然身患消渴病,

"一觞一咏":但也能一杯酒一首诗地参与宴饮,

"宾有群贤":宾客都是一群贤能之人。

"为扶起灯前":在灯前醉倒后又被扶起,

"醉玉颓山":酒兴文采,风姿挺秀。

# 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搜搅胸中万卷":激发起胸中万卷诗书的才思,

"还倾动、":还能倾吐出、

"三峡词源":如三峡水般滔滔不绝的词源。

"归来晚":回来得很晚,

"文君未寝":卓文君还没有睡觉,

# 寝:一作“寐”。,文君:卓文君(前175—前121)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与汉代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被后人津津乐道。

"相对小窗前":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 小窗前:一作“晓妆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庭芳·茶》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咏茶词,一说秦观所作。此词以茶为主题,上片通过“北苑春风,方圭圆璧”等描写,极言茶的名贵和风神,赞其功劳可上凌烟阁,还能在宴饮中助人战胜困意、排遣忧愁,又描绘了美人捧茶、研茶的场景。下片写邀朋集茶盛会,以司马相如等典故,展现茶客们饮酒赋诗、比才斗学的雅兴。写作上,全词善用典故,文笔清新,虽通篇未着一个“茶”字,却纵横于名物与典故间,将茶的神韵写尽。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满庭芳·茶》是北宋时期黄庭坚所写。创作于宋哲宗元佑年间(公元1086年——公元1094年),在此期间,黄庭坚结识了政治家、书法家文彦博。因为文彦博与黄庭坚二人皆是喜爱好茶之人,并且文彦博还曾于壑源采茶,之后将采得的茶送给了黄庭坚。黄庭坚受文彦博的知遇之恩,平日里常与他交游品茶。正是在这样与文彦博交游品茶的过程中,黄庭坚对此情景有所感触,于是创作了这首《满庭芳·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咏物词。上片通过“北苑春风,方圭圆璧”等描绘,极言茶的名贵及功效,如能让人战胜春睡、开拓愁边等,展现了茶之风神;下片写相如病渴,在有群贤的宴会上,与众人一觞一咏,茶客们酣饮集诗,搜搅胸中万卷,倾动三峡词源,归来后还与文君相对小窗前,写出了邀朋呼侣的集茶盛会及茶客们比才斗学的雅兴,全词以茶为中心,却通篇不着一个茶字,善用典故,文笔清新,得咏物词之神韵。

2. 写作手法

比喻:“方圭圆璧”,将茶饼比作方形的圭和圆形的璧,形象地写出了茶饼的形状规整,突出其珍贵。夸张:“万里名动京关”,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茶叶的名声极大,传播极远,连京城的关隘都知晓,凸显其名贵。用典:“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以“凌烟”指代凌烟阁,借用功臣上凌烟阁这一典故,夸张地表明茶功效显著,功劳如同能上凌烟阁的功臣。“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引用司马相如患消渴病仍参与宴饮作诗的典故,展现茶客们在茶会中的风雅。“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化用“胸藏万卷书”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般的文学才华典故,形象地描绘出茶激发了人们的文思,使人能才思泉涌。侧面描写:“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通过描述茶在宴饮中能助人驱散春睡、消除忧愁,从侧面表现茶的功效和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细节描写:“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细致描绘美人捧茶、研磨茶膏时茶汤飞溅以及茶盏花纹的细节,生动展现了品茶场景的精致与典雅。倒装:“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正常语序应是“降春睡、开拓愁边,尊俎风流战胜”。词人先写茶在对抗春睡、驱散愁绪方面的功效,再点明这是在酒筵上的风流韵事,通过倒装突出了茶的神奇作用。双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碎身粉骨”表面写茶叶被碾碎的状态,实则双关茶为了发挥功效奉献自身,暗喻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功合上凌烟”中“凌烟”既指茶叶功效显著应上凌烟阁留名,又暗指人若有如此功绩也当受表彰。联想:“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由茶能提神醒脑,词人展开联想,想象宾客们在茶的作用下,胸中万卷诗书被激发,文思如三峡之水倾泻而出,从品茶的现实场景延伸到文学创作的想象空间。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点明北苑茶产地,春风时节采摘,制成的茶饼形状规整如玉圭圆璧,通过夸张手法,强调其名声远扬至京城,凸显茶之名贵。“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运用联想,将制茶研磨过程类比为将相报国,以贡茶之贵比开业之功,着意生发,避实就虚。“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从侧面描写茶的功效,能在宴饮中助人驱散春困、排忧解愁,“战胜”“开边”一词双关,切合凌烟功臣,暗指茶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美人捧茶、研膏溅乳的场景,以及精美的金缕鹧鸪斑茶盏,描绘出品茶的精致典雅。下片“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借司马相如患消渴病仍参与宴饮作诗的典故,引出茶客们的雅集品茶,暗指茶会行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化用《世说新语·容止》中嵇康之事典,明写司马相如酒兴,实指茶客们的兴致。“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连用卢仝和杜甫诗句中的典故,生动展现茶激发茶客们文思,使其才思泉涌。最后“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带出卓文君,呼应相如,为这场风流茶会作结,将全词归结为一,展现了茶客们在茶会中酣饮集诗、比才斗学的雅兴。

4. 作品点评

《满庭芳·茶》一词以茶为核心,通篇不着“茶”字,却翻转于名物,出入于典故之间,与茶似离实合,其语言风格独特,能巧妙运用名物典故,使词风典雅而不失灵动。上片极言茶之风采,下片写品茶盛会,层次分明,构思精巧。特别是以司马相如集宴事绾合品茶盛会,想象奇绝,写尽古今风流,深得咏物词之神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满庭芳》词中繁复的典故,读来倒是别有一种繁华落尽见真淳的韵味。

现代罗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杂志社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下一篇:宋·方岳《花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