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春风":北苑茶山春风浮动,
# 春风:指社前之茶。一作“研膏”。,北苑:即今福建建瓯,是贡茶的主要产地。
"方圭圆璧":茶饼形状有方有圆,
# 圭:中国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圭方璧圆,喻茶饼形状,也指茶饼珍贵。
"万里名动京关":名茶的名声传遍了京城。
"碎身粉骨":茶叶被碾碎制成茶饼,
"功合上凌烟":它的功劳应该能与凌烟阁上的功臣相比。
"尊俎风流战胜":在茶宴上,茶能助人们在风雅的宴饮中战胜对手,
# 尊俎风流战胜:“战胜风流尊俎”的倒装。尊:通樽,酒杯。俎: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降春睡、":驱散春困、
"开拓愁边":消除忧愁。
"纤纤捧":纤细的手捧着茶盏,
"研膏溅乳":研好的茶膏与茶汤相互飞溅,
# 研膏:一作“香泉”。
"金缕鹧鸪斑":茶盏上印着金缕鹧鸪斑的花纹。
# 鹧鸪斑:以其纹色代指茶盏,极珍贵。
"相如":司马相如,
"虽病渴":虽然身患消渴病,
"一觞一咏":但也能一杯酒一首诗地参与宴饮,
"宾有群贤":宾客都是一群贤能之人。
"为扶起灯前":在灯前醉倒后又被扶起,
"醉玉颓山":酒兴文采,风姿挺秀。
# 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搜搅胸中万卷":激发起胸中万卷诗书的才思,
"还倾动、":还能倾吐出、
"三峡词源":如三峡水般滔滔不绝的词源。
"归来晚":回来得很晚,
"文君未寝":卓文君还没有睡觉,
# 寝:一作“寐”。,文君:卓文君(前175—前121)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与汉代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被后人津津乐道。
"相对小窗前":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 小窗前:一作“晓妆残”。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咏物词。上片通过“北苑春风,方圭圆璧”等描绘,极言茶的名贵及功效,如能让人战胜春睡、开拓愁边等,展现了茶之风神;下片写相如病渴,在有群贤的宴会上,与众人一觞一咏,茶客们酣饮集诗,搜搅胸中万卷,倾动三峡词源,归来后还与文君相对小窗前,写出了邀朋呼侣的集茶盛会及茶客们比才斗学的雅兴,全词以茶为中心,却通篇不着一个茶字,善用典故,文笔清新,得咏物词之神韵。
2. 写作手法
比喻:“方圭圆璧”,将茶饼比作方形的圭和圆形的璧,形象地写出了茶饼的形状规整,突出其珍贵。夸张:“万里名动京关”,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茶叶的名声极大,传播极远,连京城的关隘都知晓,凸显其名贵。用典:“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以“凌烟”指代凌烟阁,借用功臣上凌烟阁这一典故,夸张地表明茶功效显著,功劳如同能上凌烟阁的功臣。“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引用司马相如患消渴病仍参与宴饮作诗的典故,展现茶客们在茶会中的风雅。“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化用“胸藏万卷书”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般的文学才华典故,形象地描绘出茶激发了人们的文思,使人能才思泉涌。侧面描写:“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通过描述茶在宴饮中能助人驱散春睡、消除忧愁,从侧面表现茶的功效和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细节描写:“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细致描绘美人捧茶、研磨茶膏时茶汤飞溅以及茶盏花纹的细节,生动展现了品茶场景的精致与典雅。倒装:“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正常语序应是“降春睡、开拓愁边,尊俎风流战胜”。词人先写茶在对抗春睡、驱散愁绪方面的功效,再点明这是在酒筵上的风流韵事,通过倒装突出了茶的神奇作用。双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碎身粉骨”表面写茶叶被碾碎的状态,实则双关茶为了发挥功效奉献自身,暗喻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功合上凌烟”中“凌烟”既指茶叶功效显著应上凌烟阁留名,又暗指人若有如此功绩也当受表彰。联想:“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由茶能提神醒脑,词人展开联想,想象宾客们在茶的作用下,胸中万卷诗书被激发,文思如三峡之水倾泻而出,从品茶的现实场景延伸到文学创作的想象空间。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点明北苑茶产地,春风时节采摘,制成的茶饼形状规整如玉圭圆璧,通过夸张手法,强调其名声远扬至京城,凸显茶之名贵。“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运用联想,将制茶研磨过程类比为将相报国,以贡茶之贵比开业之功,着意生发,避实就虚。“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从侧面描写茶的功效,能在宴饮中助人驱散春困、排忧解愁,“战胜”“开边”一词双关,切合凌烟功臣,暗指茶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美人捧茶、研膏溅乳的场景,以及精美的金缕鹧鸪斑茶盏,描绘出品茶的精致典雅。下片“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借司马相如患消渴病仍参与宴饮作诗的典故,引出茶客们的雅集品茶,暗指茶会行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化用《世说新语·容止》中嵇康之事典,明写司马相如酒兴,实指茶客们的兴致。“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连用卢仝和杜甫诗句中的典故,生动展现茶激发茶客们文思,使其才思泉涌。最后“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带出卓文君,呼应相如,为这场风流茶会作结,将全词归结为一,展现了茶客们在茶会中酣饮集诗、比才斗学的雅兴。
4. 作品点评
《满庭芳·茶》一词以茶为核心,通篇不着“茶”字,却翻转于名物,出入于典故之间,与茶似离实合,其语言风格独特,能巧妙运用名物典故,使词风典雅而不失灵动。上片极言茶之风采,下片写品茶盛会,层次分明,构思精巧。特别是以司马相如集宴事绾合品茶盛会,想象奇绝,写尽古今风流,深得咏物词之神韵。
# 《满庭芳》词中繁复的典故,读来倒是别有一种繁华落尽见真淳的韵味。
现代罗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杂志社
下一篇:宋·方岳《花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