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陂塘、旋栽杨柳":买到池塘,
# 旋:很快,不久。,陂塘:池塘。
"依稀淮岸江浦":在岸边栽上杨柳,
# 依稀:好像是。
"东皋嘉雨新痕涨":刚下过雨,
# 嘉雨:一场好雨。,东皋:即东山。作者在贬谪后退居故乡时,曾修葺了东山的归来园。
"沙觜鹭来鸥聚":鹭、鸥在池塘中间的沙洲上聚集,
# 沙觜:即沙嘴,突出在水中的沙洲。觜,同“嘴”。
"堪爱处":而最好看的是一川溪水映着明月,
"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点点银光照着水上沙洲。
"无人独舞":四周无人,翩然独舞,自斟自饮。
"任翠幄张天":头上是浓绿的树幕,
# 翠幄:幄,绿色的帐幕,指池岸边的垂柳。
"柔茵藉地":脚底有如茵的柔草,
# 藉:铺垫。,柔茵:柔软的褥子,这里指草地。
"酒尽未能去":酒喝光了还不忍离开。
"青绫被":不要留恋过去的仕宦生涯,
# 青绫被:汉代制度规定,尚书郎值夜班,官供新青缣白绫被或锦被。这里用来代表做官时的物质享受。
"儒冠曾把身误":读书做官是耽误了自己。
# 儒冠曾把身误:说读书、做官耽误了自己。这里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诗句。儒冠,指读书人。
"弓刀千骑成何事":自己也曾做过地方官,
# 弓刀千骑:指地方官手下佩带武器的卫队。
"荒了邵平瓜圃":但仍一事无成,
# 邵平瓜圃:邵平是秦时人,曾被封为东陵侯。秦亡,在长安城东种瓜,瓜有五色,味很甜美。世称东陵瓜。
"君试觑":您不妨看看。
# 觑:细看,细观。
"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从镜子里可发现鬓发已经白了不少。
# 如许:这么多。,星星:指头发花白的样子。,青镜:青铜镜。古代镜子多用青铜制成,故称青镜。
"功名浪语":所谓“功名”,不过是一句空话。
# 浪语:空话,废话。
"便似得班超":连班超那样立功于万里之外,
# 班超:东汉名将,在西域三十余年,七十余岁才回到京都洛阳,不久即去世。
"封侯万里":被封为定远侯,
"归计恐迟暮":但归故乡时已经年岁老大,
# 迟暮:晚年,此指归来已晚。
北宋文学家
晁补之(1053~1110),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元丰进士,曾任礼部郎中、国史编修官、知河中府等职。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散文流畅,论政、论史之作,比较注重“事功”,主张以武力收复幽蓟十六州。诗尤以乐府与古体见长,骨力道劲,辞格俊逸。词的风格与苏东坡的词相近。写景、咏花、赠和、悼亡之外,多写贬谪生涯和田园风光,不作绮艳语。代表作品有《新城游北山记》《拱翠堂记》《摸鱼儿》等。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田园隐逸词。描绘了晁补之被贬回乡后于东皋“归来园”的生活场景,勾勒出园中陂塘、杨柳、新雨、鹭鸥、夜月等自然景象,营造出闲适宁静的氛围,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借景抒情,围绕对功名的反思展开,通过回顾宦海生涯,“儒冠曾把身误”表述,体现出厌弃官场、渴望激流勇退的情怀,整体主题为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以及对过往追逐功名的悔悟。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东皋寓居”的自然景色,如“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嘴鹭来鸥聚”等句,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借景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享受。用典:“长安道,投老倦游归暮。十年往事堪数。朱颜辞镜花辞树,此恨不堪重诉。”化用了冯延巳“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和王国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的词句,来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冬夏。”则化用了邵雍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闲适自在生活的追求。直抒胸臆:“儒冠曾把身误”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因追求功名而误入仕途的悔恨之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则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作者对富贵功名的不屑,以及与自然为伴的决心,使作者的情感态度更加鲜明。
3. 分段赏析
晁补之的《摸鱼儿》细腻勾勒出东山“归去来园”的宜人景致,又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因追逐功名而错失隐居良机的叹恨,核心在于表露对官场生活的厌弃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切向往。上片着重写景,宛如一幅冲淡平和、闲适宁静的绝美风景画,将归隐的悠然乐趣展现得淋漓尽致。陂塘边杨柳依依,尽显自然野趣,那景色仿若淮水两岸、湘江之畔的青山绿水般迷人。东皋刚经新雨洗礼,草木愈发葱郁,山间溪水涨痕清晰可见,沙洲上白鹭、鸥鸟悠然聚集,呈现出一片静穆明净之态。而最让人陶醉的,当属满山明月映照溪流,月光如银,给一川溪水与点点沙洲披上了梦幻银装。“一川”二字生动描绘出月色朗洁,清辉遍洒的景象,“光流渚”更是将宁谧月色写得灵动鲜活,使水与月完美交融,让人难辨流动的究竟是溪水还是月光,构建出一幅动静和谐的山中月夜图。面对这般美景,词人不禁翩然起舞,池塘四周绿草如茵,天地间仿佛只剩他一人沉醉其中,尽情领略池塘月色,即便酒已饮尽仍不舍离去。下片则即景抒情,直白地抒发厌弃官场、急流勇退的情怀。词人毫不掩饰地直陈内心想法,认为为官备受拘束,毫无留恋价值,且深感儒冠误身,功名难以长久维系,此句化用自杜甫的“儒冠多误身”。他深刻反思,觉得如今才明白过去投身官场是错误的,为虚度光阴而懊悔不已。当打开镜匣对镜自照,发现自己已白发丛生,愈发觉得功名不过是过眼云烟,终成泡影。结尾以班超为例,指出即便如班超那般显赫,也只能长期驻守西域,暮年才得以还乡,进一步强化了厌弃官场、渴望退隐的情感。作者对“功名浪语”“儒冠曾把身误”有着切身体会。风格慷慨磊落,直抒胸臆,词中辞气充沛,感情爽豁,意境开阔,充满豁达清旷的情趣。在词风上,与恩师苏东坡一脉相承,还对辛弃疾的词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价值。
4. 作品点评
《摸鱼儿·东皋寓居》打破“词须宛转绵丽”的传统范式,以慷慨磊落之态直抒胸臆,词中情感毫无遮掩,辞气饱满充沛,尽显爽豁之感。开阔的词境营造出豁达清旷的独特情趣,这种风格与苏轼词风高度契合,足见传承脉络。同时,对辛弃疾的创作思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启发,为豪放词派的发展添砖加瓦。
# 真西山绝爱此词。
宋黄昇《花庵词选》卷五
# 溜漓顿挫。
清陈廷焯《词则·放歌集》卷一
上一篇:宋·苏轼《稼说送张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