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雨晴风初破冻":和风暖雨,湖面冰层已慢慢融化,
# 初破冻:刚刚解冻。,晴: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旁注“和”;《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历代诗余》、《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作“和”;《花草粹编》、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清”;《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清,误”。,雨: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作“日”,旁注“雨”。
"柳眼梅腮":柳叶发新芽,梅花绽放,
#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轻”。,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眼:《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润”;《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润”。
"已觉春心动":已经感觉到春天将近了。
"酒意诗情谁与共":这样的时刻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
"泪融残粉花钿重":独坐相思,泪融残粉,就连头上所戴的些许首饰,也觉得无比沉重了。
# 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乍试夹衫金缕缝":初试金丝缝成的夹衫,
# 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衫:《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林下词选》、《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作“衣”。,乍:起初,刚刚开始。
"山枕斜欹":慵懒的斜靠在枕头上,
# 斜欹:《历代诗余》、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欹斜”。欹,靠着。,山枕:即檀枕。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山,《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鸳”。
"枕损钗头凤":只把那头钗压坏也难以顾及。
#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因其形如凤,故名。
"独抱浓愁无好梦":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
"夜阑犹剪灯花弄":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夜阑:夜深。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西北)人。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李清照诗、文、书、画皆擅,尤精于词,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相思离别,风格活泼清新、婉转。后期词风转为伤时怀乡、凄凉深婉。她善用白描,能将内心活动形象化,语言优美精巧却不刻意雕琢。李清照的诗存世不多,但题材比词更广,咏历史,谈世事,论文艺等。代表作品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咏史》《夏日绝句》等。后人辑有《漱玉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词,归为闺怨词范畴。上片通过描绘室外风和日暖的春景,营造出令人陶醉的氛围,借此抒发词人怀春情思;下片承接上片意脉,着重刻画词人闺中寂寞生活。全词从白天延展至夜晚,运用细节描写与乐景哀写手法,分层次、多侧面塑造出一位热爱生活、向往幸福且对丈夫思念至深的思妇形象,深刻展现了闺中女子因丈夫分离而产生的孤寂与思念之情,是一首饱含深情、意境深远的闺怨作品。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词人当下独处深闺的孤寂,与往昔和丈夫赵明诚一起把玩金石、烹茗煮酒、赏析诗文的温馨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内心的寂寞与苦涩。细节描写:“泪融残粉花钿重”,通过泪水融化香粉、感觉花钿沉重这一细节,生动展现词人内心的苦涩与沉重心情;下片中“枕损钗头凤”的“损”字,以及“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中“抱”“犹”等字词,都是细节描写,细腻刻画了词人慵懒、愁绪浓重以及百无聊赖的情态。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描绘出一幅春日解冻的画面。“暖雨”“晴风”点明时节,春雨温暖,春风晴和,生动展现出冬去春来,大地逐渐回暖解冻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春日融融的基调,营造出一种清新、和暖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生机正在悄然复苏。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柳眼”将初生的柳叶比作女子微睁的眼睛,“梅腮”把盛开的梅花形容为女子的香腮,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柳、梅以人的情态,极为生动地刻画出柳芽初绽、梅花盛开的娇美姿态,把春天的盎然生机具象化。“已觉春心动”则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春天的萌动,又暗喻词人内心因春天到来而引发的怀春情思开始萌动,巧妙地将景与情联系起来。“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前句由景及情,词人面对美好的春日景色,不禁想到往昔与丈夫赵明诚一同饮酒赋诗的快乐时光,如今却孤身一人,发出“谁与共”的悲叹,强烈的今昔对比,凸显出她内心的孤独寂寞。后句通过“泪融残粉花钿重”这一细节描写,泪水流淌,冲融了脸上的香粉,甚至觉得头上佩戴的花钿都变得沉重,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因思念丈夫而产生的极度苦涩与沉重心情。下片:“乍试夹衫金缕缝”此句写春天到了,天气转暖,词人试着穿上有金线缝边的夹衫。这一行为看似平常,却暗示出季节的更替,同时也为下文描写闺中寂寞生活做铺垫,侧面反映出词人在孤独中打发时光的状态。“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描绘出词人慵懒地斜靠在山形枕头上,以至于把精美的钗头凤都压损了。“斜欹”一词生动地表现出词人无精打采、百无聊赖的神态,“枕损钗头凤”进一步强调其慵懒之态,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词人内心的郁闷,她无心赏春,只能在闺中消磨时光。“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独抱浓愁”直接点明词人内心被浓重的愁绪所笼罩,“无好梦”说明现实的寂寞无聊让她试图在梦中寻求慰藉却无法实现。“夜阑犹剪灯花弄”是全词的精妙之笔,深夜时分,词人仍在剪弄灯花,一方面刻画了她百无聊赖、难以入眠的情态,另一方面,在古代,女子有通过剪灯花占卜丈夫归期的习俗,这里也含蓄地表达出词人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盼归之情。
# (眉批)此媛手不愁无香韵。近言远,小言至。
明卓人月、徐士俊《古今词统》卷九
# 写景之工者,如尹鹗“尽日醉寻春,归来月满身”,李重光“酒恶时拈花蕊嗅”,李易安“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刘潜夫“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皆入神之句。
清贺裳《皱水轩词筌》
上一篇:宋·孔夷《南浦·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