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ǎn
rén
·
·
hóng
huáng
huā
qiū
wǎn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3
hóng
huáng
huā
qiū
wǎn
qiān
niàn
xíng
fēi
yún
guò
jìn
guī
hóng
鸿
xìn
chù
shū
lèi
tán
jìn
lín
chuāng
jiù
yàn
xuán
yán
jiàn
xiě
dào
bié
lái
qíng
shēn
chù
hóng
jiān
wéi

译文

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我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挥泪,泪流不止,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把红色的信笺都染得失去了颜色。

逐句剖析

"红叶黄花秋意晚":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

# 黄花:菊花。,红叶:枫叶。

"千里念行客":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

# 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的行客。

"飞云过尽":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

"归鸿无信":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

"何处寄书得":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

"泪弹不尽临窗滴":我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挥泪,泪流不止,

"就砚旋研墨":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

# 就砚旋研墨:眼泪滴到砚中,就用它来研墨。

"渐写到别来":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

# 别来:别后。

"此情深处":情到深处,

"红笺为无色":泪水把红色的信笺都染得失去了颜色。

# 红笺:女子写情书的信纸,是红色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思远人》是北宋晏几道的一首闺怨词。上阕以“红叶黄花”的秋景起兴,写闺中人因暮秋而生离愁,极目远望却不见归鸿传信;下阕转而描写女子临窗垂泪、以泪研墨的动人场景。全词最见匠心处在于“红笺为无色”的巧妙构思,通过泪水褪去笺色的夸张描写,将无形思念化为可感意象。此词一反晏几道平素直露的词风,用笔曲折含蓄,字句精丽工巧,情感表达细腻入微,在其作品中别具一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也是一首秋思词。描写了女子因深秋红叶黄花而思念远行之人,想写信却无处可寄,最终和泪研墨、提笔抒怀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独守空闺的孤寂与缠绵的相思之情。

2. 写作手法

夸张:词中“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以极度夸张的泪染信笺细节,将无形的思念具象为红笺褪色的视觉冲击,凸显闺人悲情之浓烈。细节描写:词中“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细腻刻画闺人以泪研墨、提笔作书的动作,通过“滴”“研”等具体细节,将抽象思念转化为可感的缠绵情态。化用:“就砚旋研墨”句巧用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典故,原典表现游子以泪研墨写家书的深情;此处作者借这一意象,将闺人临窗滴泪研墨的细节与典故相呼应,既承续了以泪传情的传统,又赋予闺怨主题新的婉约表达。情景交融:末句“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使泪水、墨迹与信笺的物象与思念之情浑然相融,达到物我两忘的抒情境界。

3. 分段赏析

“红叶黄花秋意晚”:开篇即以“红叶”与“黄花”两个鲜明的视觉意象相对而出,红叶如火,黄花似金,色彩浓烈却又暗含凋零之意。“秋意晚”三字点明时令已至深秋,一个“晚”字既写季节之晚,又暗含相思之久,为全词奠定了凄美的情感基调。“千里念行客”:“千里”极言空间距离之远,“念”字直抒胸臆,道尽相思之苦。“行客”二字点明思念对象,暗示着游子漂泊在外的处境。短短五字,将空间的距离与情感的绵长相呼应,形成强烈的艺术张力。“飞云过尽”:以“飞云”为意象,写出仰望天际的期盼。“过尽”二字暗含时间流逝之感,云卷云舒间,期盼渐渐转为失望。动态的描写使画面生动可感,更显闺中人望眼欲穿的情态。“归鸿无信”:化用鸿雁传书的典故,却反其意而用之。“归鸿”本应带来音信,却“无信”,期盼与现实的落差更添失望之情。一个“无”字,写尽了等待落空的怅惘。“何处寄书得”:以问句作结,将前文的期盼与失望凝结为一个无奈的叹息。“何处”二字既写空间的无定,又暗含情感的迷茫,道出了相思无处寄托的苦闷。“泪弹不尽临窗滴”:转入下阕,情感更为浓烈。“泪弹不尽”以夸张手法写泪水的绵长不断,“临窗滴”则点明位置,画面感极强。窗前的泪水,既是思念的见证,又是情感的宣泄。“就砚旋研墨”:构思新颖独特,将无形的泪水转化为有形的书写工具。“旋”字生动传神,既表现了动作的连贯性,又暗示了情感的急切。泪与墨的交融,更显情之真挚。此句巧用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典故,原典表现游子以泪研墨写家书的深情;此处作者借这一意象,将闺人临窗滴泪研墨的细节与典故相呼应,既承续了以泪传情的传统,又赋予闺怨主题新的婉约表达。“渐写到别来”:“渐”字引领情感的深化过程,暗示书写时的情感变化。“别来”二字点明思念的缘由,将当下的情感与往昔的离别相联系,拓展了时间维度。“此情深处”:直抒胸臆,道出情感的深度。“深处”二字既写情感之深,又暗含难以言说之意,为下文蓄势。“红笺为无色”:全词最精警之笔。以“红笺褪色”的夸张描写,将物我交融的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表面上写泪水冲淡了红笺的颜色,实则表现情到深处物我两忘的境界,构思巧妙,余韵悠长。此句使泪水、墨迹与信笺的物象与思念之情浑然相融,达到物我两忘的抒情境界。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不事雕琢却自显深情。其最妙之处在于“泪洗红笺”的独特意象——以泪水冲淡信笺朱红的细节,将女子相思之苦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一别出心裁的描写,既新颖巧妙又韵味深长,使思念之情更显形象可感,读来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念奴娇·中秋》

下一篇: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