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旦驱驷马":清晨我驱赶着四匹马拉的高车,
"旷然出五盘":空旷绵延的五盘岭尽收眼底。
# 旷然:山势十分辽阔的样子。
"江回两崖斗":江流曲折回转,两岸石崖对峙,
# 两崖斗:江流曲折回转,在岭上遥望,两崖互相交错,有如斗。,江回:指嘉陵江在此回转。
"日隐群峰攒":太阳尚未出山,群峰聚在一起。
# 攒:积聚。
"苍翠烟景曙":曙光中烟霭笼罩着苍翠的山色,
# 曙:日出。,烟景:烟云缭绕的景色。
"森沉云树寒":入云的树木幽暗阴沉充满寒气。
# 森沉:低沉幽暗貌。
"松疏露孤驿":稀疏的松柏间露出孤零零的驿站,
"花密藏回滩":湍急的河道隐藏在繁密的花丛里。
# 回滩:曲折流急的河道。
"栈道溪雨滑":雨后溪水潺潺栈道湿滑难行,
"畬田原草干":农田里的荒草干枯没有绿意。
"此行为知己":因为此次远行是为了知己,
# 知己:指杜鸿渐,时作者随杜鸿渐入蜀。
"不觉蜀道难":我一点也不觉得蜀道难行。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行旅诗。通过描写清晨离开五盘岭时所见的回江斗崖、群峰攒聚、烟景云树、孤驿回滩、栈道畬田等清幽且层次丰富的山野景色,抒发了诗人因是为知己出行,在奔波于蜀道途中所怀有的积极乐观之情,展现出诗人为情谊不畏艰难的心境 。
2. 写作手法
远近结合:诗人开篇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写清晨驱马出五盘岭,为远景总起。之后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描绘远处江水回环、崖壁对峙、群峰簇拥的景象,是远景渲染。而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则聚焦近处松树稀疏露出孤驿、花丛茂密隐藏回滩之景,远近结合,使风烟美景层次分明,既展现出五盘岭宏大的整体风貌,又呈现出细微之处的精致,也让诗人悠然的心绪得以展现。
3. 分段赏析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两句开篇点题,点明出发时间是清晨,诗人驾驭着驷马驾车,心情开阔地驶出五盘岭。“平旦”明确时间,“旷然”生动展现出诗人此刻较为明快的心境。“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两句描绘远景。“江回”写江水迂回曲折,“两崖斗”运用拟人,赋予两岸崖壁以争斗的动态感,仿佛崖壁在相互对峙。“日隐”写出太阳被遮蔽,“群峰攒”描绘出群峰簇拥聚集之态,营造出一种宏大、奇险的氛围。“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两句继续写景。“苍翠”描绘出山色的青葱,“烟景曙”展现出清晨烟雾缭绕的朦胧之景,透着曙光。“森沉”体现树木繁茂深沉,“云树寒”则营造出一种略带寒意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五盘岭的清幽。“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两句为近景描写。“松疏”使孤驿得以显露,“花密”则将回滩隐藏其中,通过松树与孤驿、繁花与回滩的对比衬托,让画面更具层次感,凸显出五盘岭景色的独特。“栈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两句,“栈道谿雨滑”写出栈道因溪边下雨而湿滑,体现出行路艰难;“畬田原草干”描绘了山田中原草干枯的景象,从不同角度展现蜀道周边的环境。“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两句直抒胸臆,点明此次出行是为报答知己,所以即便蜀道艰难,诗人也不觉得困苦,表达出诗人对知遇之恩的感激以及因有明确目标而无畏艰难的心境。
4. 作品点评
《早上五盘岭》是岑参融六朝丰美华艳与唐之清新俊逸风格于一体的作品。全诗以开合变幻之笔,远近结合,着力渲染景色,勾勒形神,使风烟美景如画卷般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地呈现。诗句组对精严,语言华美却不繁缛,生动展现出五盘岭的景致。诗人因感知遇之恩与寄济国心愿,心绪明快开朗,其从容悠然之情也尽显其中,在展现蜀道风光的诗作中别具一格。
# 此古诗多对句者,语语皆佳,精确可诵。
不详四川财经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
上一篇:唐·李建勋《春雨二首》
下一篇: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