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老莺雏":风使春季的莺雏长大,
# 风老莺雏:幼莺在暖风里长大了。
"雨肥梅子":夏雨让梅子变得肥美,
# 雨肥梅子:梅子受雨水滋润而长得肥硕。
"午阴嘉树清圆":正午茂密的树下圆形的阴凉笼罩的地面。
# 午阴嘉树清圆:这句是指阳光在中午时分,照射的树阴显得很清晰圆正。嘉树:树的美称。嘉:一作佳。
"地卑山近":地势低洼靠近山,
# 卑:低。
"衣润费炉烟":衣服潮湿总费炉火烘干。
# 炉烟:南方黄梅季节多潮湿,衣服容易发霉,故用炉香烘熏衣服,以除潮气。,润:湿。
"人静乌鸢自乐":人家寂静乌鸦无忧自乐翩翩,
# 乌鸢:即乌鸦。
"小桥外、新渌溅溅":小桥外边,新涨的绿水湍流激溅。
# 溅溅:流水声。,渌:一作绿。
"凭阑久":久久凭靠栏杆,
# 阑:栏杆。
"黄芦苦竹":遍地黄芦苦竹,
# 苦竹:清瘦的竹子。,黄芦:枯黄的芦苇。
"拟泛九江船":竟仿佛我自己像遭贬的白居易泛舟九江边。
# 拟泛九江船:出自白居易《琵琶行》“黄芦苦竹绕宅生。
"年年":年复一年。
"如社燕":犹如春来秋去的社燕,
# 社燕:燕子当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故称社燕。
"飘流瀚海":飘飞流浪在大漠荒原,
# 瀚海:沙漠,指荒远之地。
"来寄修椽":来寄居在长长的屋檐。
# 修椽:椽,长椽子。句谓燕子营巢寄寓在房梁上。
"且莫思身外":且不去想那身外的功名业绩,还是怡心畅神,
# 莫思身外:表明自己不考虑身外之事。身外,指功名利禄。
"长近尊前":常坐酒樽前。
# 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憔悴江南倦客":我这疲倦、憔悴的江南游子,
"不堪听、急管繁弦":再不忍听激越、繁复的管弦。
# 急管繁弦: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歌筵畔":就在歌宴边,
# 歌筵:有歌者唱歌劝酒的宴席。筵:竹席。
"先安簟枕":为我安上一个枕席,
# 簟枕:枕席。
"容我醉时眠":让我醉后可以随意安眠。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羁旅抒怀题材的词。描绘了江南初夏无想山的秀丽景色,如葱郁山林、潺潺溪流等,体现了词人周邦彦遭外放至溧水担任县令期间,仕途不顺、漂泊羁旅的孤寂落寞心境。上片借江南初夏的美好景致,将个人的羁旅愁绪不动声色地融入其中,看似写景,实则抒情;下片直抒胸臆,抒发身处他乡、孤苦无依的哀愁。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细腻描绘出江南初夏时节,和风使幼莺成长,雨水让梅子饱满,正午时分嘉树投下清圆树荫的画面,将自然之景写得生机盎然。实则“老”“肥”二字,已暗暗融入自己漂泊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愁绪,景中含情,情借景显,后文“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进一步借潮湿环境烘托内心的烦闷压抑,把外在景象与内在心境完美融合。用典:“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化用了杜甫”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的诗句,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委婉表达出想要暂时忘却仕途烦恼、借酒消愁的无奈,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蕴与深沉韵味。细节描写:“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凭栏久”三字是极具感染力的细节。词人长久倚靠栏杆,凝望远方,陷入沉思,读者仿佛能看到他孤独的身影,被愁绪笼罩,沉浸在对过去、未来的迷茫之中,久久无法自拔,将无形的愁绪具象化,细腻地展现出词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3. 分段赏析
上片“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词人巧用“老”“肥”二字,将莺雏成长、梅子成熟的过程写得鲜活灵动,对仗工整,尽显初夏生机,“圆”字绘出正午嘉树绿荫葱茏之态,既呈美景又暗寓时光流逝,为抒情伏笔。“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笔锋转至溧水环境,地势低、近山,黄梅雨让衣物潮润,“费”字精准道出潮湿难耐,既勾勒实景,又折射词人烦闷心境,情景交融。“人静乌鸢乐,自鸣山更幽”,山林静谧,乌鸢欢鸣以动衬静,“自”字传神勾勒鸟之自在,反衬词人羁旅孤寂,以乐景衬哀,强化哀愁。“小桥外,新绿溅溅”,聚焦小桥流水,新绿水草伴雨水潺潺,点明雨多,呼应前文,构成完整江南夏景,且为下文身世感慨铺垫,这些皆为词人凭栏所见。下片“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以社燕自比,春社来秋社去,漂泊于瀚海、寄身屋椽,诉说仕途漂泊不定,“年年”添沧桑感,尽显宦海浮沉无奈。“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愁绪中词人劝己劝人放下烦恼、亲近酒杯,看似豁达实则是困境下的逃避,藏着无奈。“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情绪反转,漂泊江南已疲惫,宴会上欢快音乐刺痛内心,反差凸显孤寂悲伤,彰显周词对比抒情之妙。“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歌筵热闹,词人却想安枕醉眠,“容我”二字含辛酸无奈,流露无尽愁思,以此收尾,余韵悠长,尽显哀愁。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上片宛如工笔画,将江南初夏景致描摹得细致入微,从莺雏、梅子的生长变化,到嘉树午阴、地卑衣润等环境细节,无不栩栩如生。下片则借景抒情,情思如九曲回肠,委婉曲折。其章法承柳词精髓,有详有略,以乐景衬苦情,乐时景美如画,苦处情隐于心。作者的苦闷心情在这一明一暗的对照中悄然流露,不直白宣泄,却借景与情的微妙映衬,如丝如缕地传递出来,尽显含蓄蕴藉之美。
#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二句,体物入微,夹入上下文中,似褒实贬,神味最远。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
# 词中多有句中韵,人多不晓,不惟读之可听,而歌时最叶韵应拍,不可以为闲字而不押。如《满庭芳》过处“年年如社燕”,“年”字是韵。不可不察也。
宋沈义父《乐府指迷》
# “老”字、“肥”字、“费”字,字法俱灵。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十二
# “衣润费炉烟”,景语也,景在“费”字。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 “风老”二句,炼。“衣润”句,有景,景在“费”字。美成有《塞翁吟》一首,去此远矣。
明潘游龙《古今诗余醉》
# “黄芦苦竹”,此非词家所常设字面,至张玉田《意难忘》词尤特见之,可见当时推许大家者自有在,决非后人以土泥脂粉为词耳。
清先著、程洪《词洁》
# 通首疏快,实开南宋诸公之先声。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 前三句见春光已去。“地卑”至“九江船”,言其地之僻也。“年年”三句,见宦情如逆旅。“且莫思”句至末,写其心之难遣也。末句妙于语言。
清黄苏《蓼园词选》
# 美成词有前后若不相蒙者,正是顿挫之妙。如《满庭芳》上半阕云:“人静乌鸢自乐⋯⋯”,正拟纵乐矣,下忽接云:“年年⋯⋯醉时眠。”是乌鸢虽乐,社燕自苦,九江之船,卒未尝泛。此中有多少说不出处。或是依人之苦,或有患失之心,但说得虽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后人为词,好作尽头语,令人一览无余,有何趣味?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 起笔绝秀,以意胜,不以词胜,笔墨真高。亦凄恻,亦疏狂。
清陈廷焯《云韶集》
# (“地卑”二句)《离骚》廿五,去人不远。(“且莫”二句)杜诗韩笔。
清谭献《献评词辨》
# “衣润费炉烟”,填词者试于此消息之。
清谭献《复堂词》
# 方喜“嘉树”,旋苦“地卑”;正羡“乌鸢”,又怀芦竹。人生苦乐万变,年年为客,何时了乎。“且莫思身外”,则齐放一下,“急管繁弦”,徒增烦恼,固不如醉眠之自在耳。词境静穆,想见襟度,柳七所不能为也。
近代陈洵《海绡说词》
# 层层脱卸,笔笔钩勒,面面圆成。
近代陈洵《抄本海绡说词》
# 通首气脉之贯注,顿挫之蓄势,自是大家。“身外”、“尊前”数语,不着闭愁,自成馨逸,尤为超妙。
近代俞陛云《宋词选释》
上一篇: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下一篇:宋·欧阳修《朋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