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攀蟾[zhé guì pān chán]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折月中桂花,攀月中蟾蜍。
比喻:喻科举及第。
今义:现也比喻取得优异成绩。
折:断,弄断。
桂: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桂”,“桂子飘香”、“桂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
攀:抓住东西向上爬。
蟾:传说月中有蟾蜍,因借指月亮、月光。
# 例句
1、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以折桂攀蟾为志,寒窗苦读,只为一朝科举高中,光宗耀祖。
2、折桂攀蟾并非易事,它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过人的智慧,以及一点点好运的加持。
# 成语故事
郗诜是晋朝的一位贤臣,他因为才学出众,被晋武帝器重。有一次,晋武帝问郗诜:“你自己觉得怎么样?”郗诜回答说:“我就像那桂树枝头的一只蟾蜍,想攀折月宫中的桂枝。”这是用了一个比喻,表示自己已经位列朝廷之中,但仍然希望能在政治上再攀高峰。晋武帝听了非常高兴,就大笑起来。从此,“蟾宫折桂”就成了一个典故,
# 引证
1、二哥哥枉玷污了你那折桂攀蟾的钓鳌手。
元关汉卿《状元堂陈母教子》
2、折桂攀蟾姓字标,入省登台意气豪。
元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二折
3、我则待簪花殢酒赋词章,至如我折桂攀蟾,也不似这浅斟低唱。
元武汉臣《玉壶春》二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