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xīn
shuǐ
jiān
nán
shāng
zhōu
láng
zhōng

朝代:唐作者:朱景玄浏览量:1
dān
jiàn
chū
jié
gòu
gāo
guàn
qīng
chuān
tíng
lín
zhōng
shù
yán
luò
shān
shàng
quán
xiǎo
guà
cán
yuè
shēng
fán
xián
qīng
chūn
shuǐ
kāng
guī
nián

译文

朱红的栏杆刚刚构筑完成,水阁孤高耸立,冠绝于清澈的河川之上。庭院正对着山谷中茂密的树木,屋檐外,山间的泉水潺潺滴落。清晨的曙光中,一弯残月仍挂在天边,夜晚的声响里,仿佛混杂着纷繁的弦乐声。青春年华如同流水般匆匆逝去,谢康乐何时才能归来呢。

逐句剖析

"丹槛初结构":朱红的栏杆刚刚构筑完成,

"孤高冠清川":水阁孤高耸立,冠绝于清澈的河川之上。

"庭临谷中树":庭院正对着山谷中茂密的树木,

"檐落山上泉":屋檐外,山间的泉水潺潺滴落。

"晓色挂残月":清晨的曙光中,一弯残月仍挂在天边,

"夜声杂繁弦":夜晚的声响里,仿佛混杂着纷繁的弦乐声。

"青春去如水":青春年华如同流水般匆匆逝去,

"康乐归何年":谢康乐何时才能归来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吕食新水阁兼寄南商州郎中》是唐代朱景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歌描绘了新建成的水阁景象,红色栏杆的水阁刚落成,孤高屹立于清澈水边,庭院靠近谷中树木,屋檐下有山上泉水滴落,清晨残月下的景色与夜晚夹杂着乐声。诗中感慨青春如流水逝去,不知何时能如谢灵运般归隐。作品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水阁及周边景致的刻画,传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与对归隐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情景交融,既展现了水阁的清幽之景,也传递出诗人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朱景玄,唐朝武宗会昌(841-846)时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元和初应进士举,曾任咨议,历翰林学士,官至太子谕德。诗一卷,今存十五首。编撰有《唐朝名画录》。《唐朝名画录》是一部以分品列传体编写的断代画史,开创历代画史编写的先河,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编者以“神、妙、能、逸”四品品评诸家,其中“神、妙、能”又分上、中、下三等。“画格不拘常法”的画家则入逸品。其本文则各为略叙事实,据其所亲见立论,神品诸人较详,妙品诸人次之,能品诸人更略,逸品三人又较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开篇两句写水阁刚刚建成,红色的栏杆崭新醒目,水阁高高耸立,在清澈的川流之上显得格外突出,“孤高”一词直接点明水阁的姿态,给人以挺拔、超凡之感。“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这两句是对水阁周边环境的描写,庭院对着山谷中的树木,能看到树木郁郁葱葱;屋檐外有山上流下的泉水滴落,潺潺的泉水声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之美。“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前半句描绘清晨时分,天色微明,天空还挂着一弯残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朦胧的氛围;后半句写夜晚时,周围的声音繁杂,仿佛夹杂着各种弦乐声,从侧面表现出此地夜晚的热闹与活力,同时也与清晨的宁静形成对比。“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最后两句,诗人由眼前之景引发感慨,青春如同流水般一去不复返,不禁联想到谢灵运(康乐),不知道像他那样的雅士何时能归来,流露出时光易逝的感怀以及对往昔美好岁月的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滉《听乐怅然自述(一作病中遣妓,一作司空曙诗)》

下一篇:唐·朱景玄《茶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