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yuán
xiù
cái
xià
guī
líng

朝代:唐作者:欧阳詹浏览量:1
léi
chū
mén
xiū
zhǐ
jiāng
dōng
guān
zuó
cǎo
fēi
chūn
fēng
shǐ
shě
suī
wèi
zhòng
quán
zhōng
dài
gōng
céng
xiāo
qiū
xiáng
suí
gāo
hóng
鸿

译文

瘦弱的马走出京都的城门,漫长的路途指向江东方向。关隘山川昨夜下了雨,草木的景象已不是春风和煦时的模样。射出的箭虽然未能射中目标,但美玉即便未雕琢也终究等待着被打磨。秋天高远的天空可以任鸟翱翔,你难道不会跟随那高飞的大雁去实现抱负?

逐句剖析

"羸马出都门":瘦弱的马走出京都的城门,

# 羸马:瘦马。

"修途指江东":漫长的路途指向江东方向。

"关河昨夜雨":关隘山川昨夜下了雨,

"草木非春风":草木的景象已不是春风和煦时的模样。

"矢舍虽未中":射出的箭虽然未能射中目标,

"璞全终待攻":但美玉即便未雕琢也终究等待着被打磨。

"层霄秋可翔":秋天高远的天空可以任鸟翱翔,

"岂不随高鸿":你难道不会跟随那高飞的大雁去实现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袁秀才下第归毗陵》是唐代诗人欧阳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开篇描绘袁秀才骑着瘦弱的马离开都城,踏上前往江东的漫长旅途;中间两联以昨夜雨过的关河、失色的草木,渲染出袁秀才落第后的黯淡心境,同时以“矢未中”“璞待攻”作比,安慰他虽此次失利,但才华犹存;尾联鼓励袁秀才应如高鸿般,在未来定能翱翔于层霄之上。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落第的同情,又有对他的鼓励和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

欧阳詹(757~802),唐代文学家。字行周,泉州晋江(今福建)人。贞元八年进士,授国子监四门助教。贞元十五年,上书宰相郑余庆,不得进用,全力参与韩愈的古文运动,迁四门博士。欧阳詹工诗善文。其诗多干谒、酬赠之作,长于叙事抒情,葛立方称其诗“皆缘情不薄”。韩愈称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代表作品有《吊九江碑材文》《暗室箴》《闻邻舍唱凉州有所思》《乐津店北陂》等。著有《欧阳行周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羸马出都门,修途指江东”:此句描绘了友人离京的画面。“羸马”体现出旅途的艰辛和友人的落寞,“出都门”明确了离别的地点,“修途指江东”则点明了友人归乡的方向,路途遥远。这两句通过对友人行程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离别的伤感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友人内心的惆怅。“关河昨夜雨,草木非春风”:“关河昨夜雨”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昨夜的雨给关隘山川带来了不同的景象。“草木非春风”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草木不再是春风和煦时的生机勃勃,暗示着友人落第后心情的失落和环境的凄凉。这两句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深化了离别的哀伤之情。“矢舍虽未中,璞全终待攻”:“矢舍虽未中”将友人的科举失利比作射箭未中目标,形象地表达了友人此次考试的失败。“璞全终待攻”则笔锋一转,鼓励友人不要因一次失败而气馁,美玉虽未雕琢但终有价值,等待着被打磨。这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既安慰了友人,又激励他重新振作起来,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鼓励。“层霄秋可翔,岂不随高鸿”:“层霄秋可翔”描绘了秋天高远天空的广阔景象,象征着无限的可能和机会。“岂不随高鸿”则以反问的语气激励友人要像高飞的大雁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要被眼前的挫折所束缚。这两句以景结情,借秋空高鸿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使诗歌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欧阳詹《智达上人水精念珠歌》

下一篇:唐·欧阳詹《旅次舟中对月寄姜公(此公,丁泉州门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