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ú

朝代:唐作者:栖蟾浏览量:1
jiǔ
dōng
sān
shí
hán
nuǎn
fēn
kāi
zuò
dào
gēng
hòu
shēn
tiān
suì
lái
dēng
yán
huǒ
shòu
tàn
huà
chūn
huī
qīng
jīn
yīng
lǎo
yíng
xīn
jiàn
huí

译文

寒冬腊月的最后一日,寒冷与温暖彼此分离。坐到四更天之后,身体又增添一岁年华。鱼形的灯盏延续着腊月的灯火,兽形的木炭燃烧后化作了春天的灰烬。掌管春天的青帝如今应该也已经衰老了,迎接新春能有几回。

逐句剖析

"九冬三十夜":寒冬腊月的最后一日,

"寒与暖分开":寒冷与温暖彼此分离。

"坐到四更后":坐到四更天之后,

"身添一岁来":身体又增添一岁年华。

"鱼灯延腊火":鱼形的灯盏延续着腊月的灯火,

"兽炭化春灰":兽形的木炭燃烧后化作了春天的灰烬。

"青帝今应老":掌管春天的青帝如今应该也已经衰老了,

"迎新见几回":迎接新春能有几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除夜》是唐代诗人栖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一说是尚颜创作的诗。此诗围绕除夕之夜展开,描绘了在冬季最后一晚,寒冷与温暖即将交替的时刻,诗人守岁至四更后,又增添一岁的情景。还描写了鱼灯延续着腊月的灯火,兽形的木炭燃烧成春天的灰烬等景象,最后借“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除夕守岁场景的细腻描写,如“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含蓄地传达出情感。首联点明时间与寒暖交替,颔联写守岁添岁,颈联刻画守岁时的室内景象,尾联生发对时光的感怀。这首诗语言质朴平实,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除夕的氛围与个人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点明了时间为冬季的最后一天夜晚,即除夕之夜。“寒与暖分开”不仅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气候的交替变化,也象征着旧岁与新年的更迭交替,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新旧交替的氛围,奠定了基调,简洁地交代了背景,引出下文对除夕之夜的描写。颔联“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守岁的情景。诗人静静地坐着,一直到四更之后,新的一年到来,自己又增添了一岁。“坐到”“身添”这些动作和状态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除夕之夜对时光流逝的真切感受,蕴含着对岁月匆匆、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除夕守岁这一传统习俗。颈联“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运用了细腻的视觉描写,“鱼灯”和“兽炭”是除夕夜室内的具体事物,“延腊火”描绘了鱼形的灯盏延续着腊月的灯火,“化春灰”则写出了兽形的木炭燃烧后逐渐变成灰烬,暗示着旧岁的消逝和新春的将至。“延”与“化”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缓缓流逝,进一步渲染了除夕之夜除旧迎新的氛围,也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内心对时光流转的关注。尾联“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诗人展开联想和想象,青帝是传说中掌管春天的神祇,诗人感慨青帝如今应该也已经衰老了吧,不知道它迎接新春佳节已经经历了多少回。此联以对青帝的揣度,将时间的跨度拉长,从个体的岁月增长联想到掌管春天的神灵,深化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栖蟾《再宿京口禅院》

下一篇:唐·栖蟾《读齐己上人集(一作尚颜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