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精结奇状":纯粹的精华凝结成奇特的形状,
"皎皎天一涯":在遥远的天边闪耀着皎洁的光芒。
"玉嶂拥清气":如玉的山峰簇拥着清新的气息,
"莲峰开白花":莲花般的山峰绽放出白色的花朵。
"半岩晦云雪":半山腰上云雪昏暗不明,
"高顶澄烟霞":高高的山顶上澄清着烟霞。
"朝昏对宾馆":早晨和黄昏时面对着宾馆,
# 昏:一作暮。
"隐映如仙家":隐隐约约相互映衬,如同神仙居住的地方。
"夙闻蕴孤尚":早就听说这里蕴含着独特的高尚情怀,
"终欲穷幽遐":最终想要探究那幽深遥远的地方。
"暂因行役暇":暂时趁着行役的空闲,
"偶得志所嘉":偶然实现了自己心中所喜爱的愿望。
"明时无外户":政治清明的时代没有外部的界限,
"胜境即中华":这美好的地方就是中华大地的一部分。
"况今舅甥国":何况如今是舅甥般的友好邻邦,
"谁道隔流沙":谁说这里隔着流沙之地呢。
中唐时期文学家
吕温(772~811),唐代文学家。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今山西永济)人。贞元进士,又中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累官至刑部郎中。后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被贬道州、衡州刺史,世称吕衡州。其善诗文,文体赡逸,多言当世之务。擅长铭赞,又善政论。亦能诗,间有反映现实、关心民生之作。代表作品有《成皋铭》《三受降城碑铭》《凌烟阁勋臣颂》《张荆州画赞》等。
1. 分段赏析
前六句:“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诗人开篇赞叹白水山仿佛由纯粹的精气凝结而成奇特的形状,洁白的山体在天边闪耀。接着以细腻笔触描绘山峰,将其比作玉嶂和莲花,说玉嶂簇拥着清气,莲峰好似绽放着白花。又写半山腰被云雪遮蔽显得晦暗,而山顶上烟霞澄澈,从整体到局部,生动展现了白水山的奇美与壮观,表达出诗人对白水山景色的惊叹与赞美。中间四句:“朝昏对宾馆,隐映如仙家。夙闻蕴孤尚,终欲穷幽遐。暂因行役暇,偶得志所嘉”,诗人描述朝朝暮暮面对着宾馆,白水山若隐若现如同仙家胜境。表明自己早就听闻此山蕴含独特之处,一直渴望探寻其幽深偏远之地,这次因行役有闲暇,偶然得以见到这心仪的美景,进一步抒发对白水山的喜爱与向往,同时交代了观赏此景的缘由。最后四句:“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况今舅甥国,谁道隔流沙”,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当下的时代和唐与吐蕃的关系。在这政治清明的时代,不应有内外之分,只要是胜境就如同身处中华大地。况且如今唐与吐蕃如同舅甥之国般友好,谁说中间隔着遥远的沙漠就有隔阂呢,借景抒情,表达出对唐与吐蕃友好关系的欣慰与赞美,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上一篇:唐·吕温《镜中叹白发》
下一篇:唐·吕温《道州城北楼观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