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chū
lán
shī

朝代:唐作者:吕温浏览量:1
yǒu
qióng
hǎo
lán
qīng
yòu
chū
qīng
zhū
yán
wèi
bái
shòu
shǐ
chéng
xíng
páo
cóng
zhèng
jīn
chuí
wèn
jīng
dāng
shí
cǎi
xié
zuò
piāo
líng

译文

事物有着无尽的美好,蓝色之后又生出青色。朱砂研粉也不能比其品德,白色接受(染色)才开始成形。用其制成袍裘适宜从政,做成衿垂可用于问经。如果当时不采摘利用,它变色后大多会飘零。

逐句剖析

"物有无穷好":事物有着无尽的美好,

"蓝青又出青":蓝色之后又生出青色。

"朱研未比德":朱砂研粉也不能比其品德,

# 未:一作方。

"白受始成形":白色接受(染色)才开始成形。

"袍袭宜从政":用其制成袍裘适宜从政,

"衿垂可问经":做成衿垂可用于问经。

"当时不采撷":如果当时不采摘利用,

"作色几飘零":它变色后大多会飘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青出蓝诗》是中唐吕温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以青出于蓝为题材,通过对蓝与青的描写,托物言志,表达了人才应被及时任用,否则会如不被采摘的美好事物般飘零的感慨。首联点明青出于蓝这一现象;颔联以朱研、白受等作比,阐述事物本质;颈联写袍裳、衿垂可用于从政问经;尾联感慨美好事物若不及时采撷就会飘零。全诗蕴含哲理,体现了中唐诗歌在咏物中寄寓深意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文学家

吕温(772~811),唐代文学家。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今山西永济)人。贞元进士,又中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累官至刑部郎中。后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被贬道州、衡州刺史,世称吕衡州。其善诗文,文体赡逸,多言当世之务。擅长铭赞,又善政论。亦能诗,间有反映现实、关心民生之作。代表作品有《成皋铭》《三受降城碑铭》《凌烟阁勋臣颂》《张荆州画赞》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世间事物有着无尽美好,而“蓝青又出青”更是直接点题,引出青出于蓝这一主旨,在语言上平实自然地点明主题。颔联“朱研未比德,白受始成形”,将朱研与蓝青对比,突出蓝青的独特品德,主题上进一步深化对蓝青特性的阐述,体现其与众不同。颈联“袍裘宜从政,衿垂可问经”,描绘了袍裘、衿垂这些与蓝青相关的事物,它们适宜从政、问经,暗示蓝青所代表的品质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拓展了诗歌的内涵。尾联“当时不采撷,作色几飘零”,以景结情,借不及时采撷会导致飘零的景象,表达出对人才不被及时任用就会被埋没的惋惜与感慨,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吕温《送僧归漳州》

下一篇:唐·吕温《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