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o
zhōu
yuè
tàn
zhuī
shù
fān
zhōng
shì
dào
zhōu
duì
yán
zhī

朝代:唐作者:吕温浏览量:1
bié
guǎn
yuè
niú
bīng
jīn
shān
xuě
dào
zhōu
yuè
shuāng
shù
guī
shì
xuè
zhuàng
xīn
gǎn
jiàn
míng
chén
huǒ
zài
huī
shū
wèi
miè

译文

别馆中的明月,犁牛在冰河上,金山覆盖着积雪。道州的明月,霜中的树木,子规啼叫如泣血。壮志豪情因这景象触动,佩剑似在鸣响,就像灰烬中潜藏的火,并未熄灭。

逐句剖析

"别馆月":别馆中的明月,

"犁牛冰河金山雪":犁牛在冰河上,金山覆盖着积雪。

"道州月":道州的明月,

"霜树子规啼是血":霜中的树木,子规啼叫如泣血。

"壮心感此孤剑鸣":壮志豪情因这景象触动,佩剑似在鸣响,

"沉火在灰殊未灭":就像灰烬中潜藏的火,并未熄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道州月叹(追述蕃中事,与道州对言之)》由唐代吕温创作。此诗围绕“月”展开,借景抒情,景中含情,展现出诗人虽身处困境,壮志仍存的心境。写作手法上运用对比突出地域差异与内心感受,借景与物的描写含蓄传情,诗句风格沉郁顿挫,充满张力。前四句写蕃中景色,描绘出冰天雪地的异域风光,给人以寒冷孤寂之感;后两句诗人触景生情,由前面的景物引发内心壮志,心中的志向与热情依旧存在。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景物对比与意象运用,将思乡之情和壮志豪情融合,使诗歌情感层次丰富。其语言精炼,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文学家

吕温(772~811),唐代文学家。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今山西永济)人。贞元进士,又中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累官至刑部郎中。后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被贬道州、衡州刺史,世称吕衡州。其善诗文,文体赡逸,多言当世之务。擅长铭赞,又善政论。亦能诗,间有反映现实、关心民生之作。代表作品有《成皋铭》《三受降城碑铭》《凌烟阁勋臣颂》《张荆州画赞》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宪宗元和三年(806年),吕温因卷入政治纷争,被贬为道州刺史。在此之前,他以侍御史之职出使吐蕃,羁留期间留下诸多诗篇。诗中“别馆月”写的是吐蕃东道节度使所在陇州薄寒山的雪景,“道州月”描绘的则是他被贬后,在道州任上霜夜听闻子规啼鸣的景象。从陇州到道州,叠加从出使外邦到遭贬外放的境遇转变,为诗歌构建起双重抒情的历史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别馆月,犁牛冰河金山雪。道州月,霜树子规啼是血。”:从意象运用看,诗人选取了“犁牛”“冰河”“金山雪”“霜树”“子规”等极具代表性的意象。“犁牛冰河金山雪”勾勒出蕃中冰天雪地、壮阔而寒冷的异域景象,传达出一种孤寂之感;“霜树子规啼是血”描绘出道州霜夜中,子规在树上啼叫,声如泣血的凄凉画面,强化了思乡的哀伤。在语言风格上,诗句简洁却意境深远,寥寥数语便将两地截然不同的景致呈现。从表达技巧来讲,这四句运用对比手法,鲜明地展现出蕃中与道州的地域差异,借景抒情,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壮心感此孤剑鸣,沉火在灰殊未灭。”:表意上,诗人因前面描绘的景象触发内心壮志。“孤剑鸣”运用象征手法,以剑鸣象征诗人内心的壮志豪情难以抑制;“沉火在灰殊未灭”则将内心的志向比作灰烬中未熄灭的火,形象地表明尽管历经沧桑,处境艰难,但心中的热情与抱负依然存在。在表达技巧方面,通过这两个生动的意象,使情感表达含蓄而有力,让读者能深刻体会到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不甘沉沦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吕温《河南府试赎帖,赋得乡饮酒诗》

下一篇:唐·吕温《送段九秀才归澧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