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qún

朝代:唐作者:吕温浏览量:1
yǎo
yǎo
chōng
tiān
fēng
pái
shì
zàn
wéi
yǒu
xīn
cháng
bàn
xiāng
wàn
níng
yuǎn
sān
shān
guī
dàn
lìng
máo
zài
chù
fān
fēi

译文

那高远的冲天仙鹤啊,被狂风阻拦,暂时不能顺遂冲天之势。它心中一直有着自负的志向坚守高远,却没有同伴能相互依靠。哪怕万里之遥的路途,它也怎会因远而推辞,传说中的三山仙境,它难道会想着归去它可不会只念着归向三山。只要它的羽毛还在,无论什么地方,又怎能阻止它振翅翻飞呢。

逐句剖析

"杳杳冲天鹤":那高远的冲天仙鹤啊,

# 杳杳:高远的样子。

"风排势暂违":被狂风阻拦,暂时不能顺遂冲天之势。

"有心长自负":它心中一直有着自负的志向坚守高远,

"无伴可相依":却没有同伴能相互依靠。

"万里宁辞远":哪怕万里之遥的路途,它也怎会因远而推辞,

"三山讵忆归":传说中的三山仙境,它难道会想着归去它可不会只念着归向三山。

"但令毛羽在":只要它的羽毛还在,无论什么地方,

"何处不翻飞":又怎能阻止它振翅翻飞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赋得失群鹤》是唐代诗人吕温创作的五言律诗。诗人以失群孤鹤自喻,开篇借“杳杳冲天鹤,风排势暂违”呈现鹤因风暂离群的困境,又以“但令毛羽在,何处不翻飞”传递身处逆境仍坚守志向的积极态度。诗中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化用“三山”典故,将鹤意象与个人精神追求融合,既延续唐代咏鹤诗传统,又彰显独特艺术个性。“万里宁辞远”等句,既凸显孤鹤坚韧,也暗含诗人对理想的执着,借鹤的遭遇与品格,寄寓自身情志,含蓄深沉,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文学家

吕温(772~811),唐代文学家。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今山西永济)人。贞元进士,又中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累官至刑部郎中。后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被贬道州、衡州刺史,世称吕衡州。其善诗文,文体赡逸,多言当世之务。擅长铭赞,又善政论。亦能诗,间有反映现实、关心民生之作。代表作品有《成皋铭》《三受降城碑铭》《凌烟阁勋臣颂》《张荆州画赞》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贞元十年(794年),吕温创作《赋得失群鹤》。彼时,诗人身处洛阳,借当地常见的鹤群意象,以失群孤鹤遭遇暗喻自身境况,把政治理想受挫后,内心的怅惘、不甘与坚守,借诗歌创作抒发出来,让孤鹤的飘零与执着,成为自身心境的生动映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歌以失群鹤为吟咏对象,描绘其冲天气势暂被风阻、失群无依却仍怀高远志向、不惧万里路程,念归“三山”,且坚信只要毛羽在就可自在翻飞的情景,借鹤的形象表达诗人身处逆境仍坚守志向、执着追求理想的积极情感,展现独特精神追求与艺术个性。

2. 写作手法

用典:“万里宁辞远,三山讵忆归”一句,巧用“三山”的典故。“三山”原指传说中东海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古人心中缥缈高远的仙境。诗人在此处借用这一典故,既让孤鹤所向往的归宿有了具体指向,赋予其追寻目标以神秘而崇高的色彩;又以“三山”的遥远与“万里宁辞远”中孤鹤不惧路途遥远的决心相呼应,将对理想境界的追寻融入孤鹤的行动中,让典故成为传递诗人执着追求理想之情的载体。托物言志:“但令毛羽在,何处不翻飞”,表面上是说只要仙鹤的羽毛羽翼完好,无论在何处都能振翅高飞。诗人以“鹤”自比,“毛羽”象征着自身的才华、能力与信念,意思是只要自己的才华和追求尚在,无论遭遇何种困境,身处怎样的艰难环境,都能凭借自身的能力与信念,重新崛起,实现抱负,尽显诗人在困境中仍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分段赏析

首联:“杳杳冲天鹤,风排势暂违”,“杳杳”状鹤冲天之高远,“风排势暂违”写鹤遇风,冲天气势暂受阻碍。从形象上,勾勒出鹤的不凡与当前困境;语言简洁,“杳杳”、“排”等字,生动展现鹤的姿态和遭遇。颔联:“有心长自负,无伴可相依”,刻画鹤的心理与处境,它有高远之心且自负其能,却失群无伴。从内容主题看,既写鹤的孤独,也为后文其坚守志向铺垫,情感转折自然。颈联:“万里宁辞远,三山讵忆归”,“万里”体现鹤的志向高远,不惧路途遥远;“三山”用典,让鹤的归处具神秘色彩,彰显鹤即便失群,对高远目标(归“三山”)仍执着,凸显其精神。尾联:“但令毛羽在,何处不翻飞”,卒章显志,只要鹤的毛羽完好,无论何处都可翻飞。以鹤喻人,表达即便身处困境,只要自身有能力、有志向,就可有所作为,传递乐观、励志情感。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是唐代咏鹤诗作中的典范之作。其中“但令毛羽在”这一警策之句,在后世被频繁引用,成了彰显坚韧品格的传世名句。诗里所流露的孤高自守的精神,与刘禹锡《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所呈现的意境,共同构成了唐代诗歌中鹤意象书写的两种不同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吕温《衡州岁前游合江亭见山樱蕊未折因赋含彩吝惊春》

下一篇:唐·吕温《奉和武中丞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