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rén
yǒu
yán
xīn
zhě

朝代:唐作者:李延寿浏览量:2
rén
yǒu
yán
xīn
zhě
tóng
shì
zhòng
dàn
shù
yīn
shǎo
shí
qiě
xíng
zhēng
yáng
yán
bèi
zhī
jiǔ
wèi
guǒ
suì
sòng
guān
huì
qiǎn
zhēng
zhě
chū
zhōu
gāng
yuē
:“
:“
yáng
kǎo
zhī
zhǔ
?”
?”
qún
xià
xián
zhě
huì
lìng
rén
zhì
yáng
shàng
zhàng
zhī
jiàn
shǎo
yán
xiè
yuē
:“
:“
shí
。”
。”
shǐ
使
zhēng
zhě
shì
zhī
xīn
zhě
nǎi
ér
jiù
zuì

译文

有一个背盐的人和一个背柴的人,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过了一会儿,那二人将要走了,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争吵了)很久没有结果,(他们)就去告官。雍州刺史李惠让他们出去,回头看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看见(发现)有少许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背柴的人于是伏在地上承认了过错。

逐句剖析

"人有负盐负薪者":有一个背盐的人和一个背柴的人,

# 者:……的人。,薪:柴。,负:背。

"同释重担息树阴":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

# 息:歇息。,同释重担:(两人)同时放下重担。同,同时一起。释,放下。

"少时":过了一会儿,

# 少时:一会儿。

"且行":那二人将要走了,

# 且:将要。

"争一羊皮":争一张羊皮,

"各言藉背之物":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

# 藉:垫、衬。

"久未果":(争吵了)很久没有结果,

"遂讼于官":(他们)就去告官。

# 遂:于是。

"惠遣争者出":雍州刺史李惠让他们出去,

# 遣:使,令, 让 。,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顾州纪纲曰":回头看州府的主簿说:“

# 州纪纲:州府的主簿。

"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

# 拷:拷打。

"群下咸无答者":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

# 咸:都。,群下:部下。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

"以杖击之":用棒子敲打,

# 以:用。

"见少盐屑":看见(发现)有少许盐末,

# 屑:碎末。

"曰":就说:“

"得其实矣":得到实情了。”

# 实:事实,真相。

"使争者视之":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

"负薪者乃伏而就罪":背柴的人于是伏在地上承认了过错。

# 就罪:承认罪过。,伏:面向下、背朝上俯卧着。,乃:才 。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人有负盐负薪者》出自唐代李延寿的散文。该文讲述了背盐者和背柴者为一张羊皮起争执,最终在李惠的巧妙断案下真相大白的故事。主题围绕智慧断案,体现了李惠的聪明才智与断案能力。叙事简洁明了,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推动情节发展。这篇短文在文学上以简洁叙事展现智慧断案过程,具有一定趣味性;在历史文化层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纠纷及处理方式,是展现古人智慧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文言叙事小品文。讲述了负盐者与负薪者因争夺一张羊皮到官府打官司,唐代李惠巧妙利用羊皮上的盐屑,查明真相,让负薪者认罪的故事,传达出要善于观察、思考,凭借智慧和事实真相解决问题的道理,也警示人们做人应诚实,莫因贪小利而犯错。

2. 分段赏析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此段简洁交代故事背景与起因。背盐者和背柴者在树荫下休息后,为一张羊皮起争执,都称是自己垫背之物,争执无果后告到官府,短短几句勾勒出事件全貌,为下文断案情节做铺垫。“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李惠打发争执的两人出去,转而询问下属能否通过羊皮找出主人,下属都答不上来,这一情节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对如何断案的好奇,也从侧面衬托出断案难度,凸显李惠接下来断案方法的巧妙。“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李惠让人将羊皮放在席子上用杖击打,发现盐屑,从而查明真相,让背柴者认罪。这部分是故事高潮与结局,李惠通过简单而巧妙的方法,利用羊皮上的盐屑这一细节,成功断案,展现其智慧与断案能力,情节跌宕起伏又合情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乂《享龙池乐章(第八章)》

下一篇:唐·无名氏《骊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