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shǒu
·
·
zhāo

朝代:唐作者:吕洞宾浏览量:3
jiǔ
zhuǎn
gōng
chéng
shù
jìn
qián
kāi
dǐng
jiàn
jīn
dān
cān
ěr
liǎo
bié
chén
huán
niè
qīng
yún
shàng
tiān

译文

九转金丹炼制成功,天数已尽,乾坤清朗,打开丹炉,拨动鼎器,便见那金丹显现。服食金丹之后,告别这尘世,脚踏青云,径直飞上天去。

逐句剖析

"九转功成数尽乾":九转金丹炼制成功,天数已尽,乾坤清朗,

"开炉拨鼎见金丹":打开丹炉,拨动鼎器,便见那金丹显现。

"餐饵了":服食金丹之后,

"别尘寰":告别这尘世,

"足蹑青云突上天":脚踏青云,径直飞上天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渔父词一十八首·朝帝》是唐代道人吕岩创作的一首词,被收录在《全唐诗》卷859-25中。吕岩早年钻研儒学,后来放弃官职归隐山林潜心修道,拜钟离权为师,他的形象在民间传说里被塑造为“八仙”成员之一。这首词创作于唐代,以道教内丹修炼为核心主题,凭借“渔父词”这一体裁,延续了唐代道教文学的传统脉络。全词以“九转功成数尽乾”作为开篇,通过“开炉拨鼎见金丹”“足蹑青云突上天”等意象,刻画金丹炼成后羽化登仙的经过,暗指修行者超脱尘世、飞升天界的精神诉求。语言简洁凝练,善于运用“餐饵别尘”等道教专用词汇,将丹道修炼与世俗超脱的象征表达相互融合,体现出唐代道教词作的艺术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游仙词。借金丹炼成、足踏青云飞升的景象,写出了修行者内丹修炼功成后羽化登仙的过程,隐喻其超脱尘世、追求天界仙境的精神向往。

2. 写作手法

象征:“九转功成数尽乾,开炉拨鼎见金丹”中,“九转”“金丹”象征道教丹道修炼的成功境界,以炼丹过程的完成暗喻修行达到至高阶段;“餐饵了,别尘寰,足蹑青云突上天”里,“餐饵金丹”象征超脱世俗的方法,“蹑青云上天”象征脱离凡尘、得道成仙的终极追求,通过道教意象的象征表达,凸显修行圆满后的超凡境界。

3. 分段赏析

“九转功成数尽乾”一句,“九转”是道家修炼的术语,指经过多次反复的修炼过程,“功成”则直接点出修炼成功的结果。“数尽乾”中,“乾”在易经中代表天,这里暗示着修炼已顺应天道,达到了极致的境界,为下文出现金丹做了铺垫,体现出修炼过程的艰难与最终成功的不易。“开炉拨鼎见金丹”紧承上句,描绘出修炼成功后打开炉鼎,看到金丹的场景。“金丹”是道家认为能让人成仙的宝物,这一事物的出现,是修炼成功的具体体现,画面感十足,仿佛能让人看到炉鼎开启时金丹闪耀的神奇景象,充满了对修炼成果的欣喜与肯定。“餐饵了,别尘寰”两句,“餐饵了”简洁地写出服食金丹的动作,“别尘寰”则表明服食金丹后要告别尘世。这两句节奏明快,从服食到诀别,一气呵成,体现出脱离凡俗的决绝与对超凡境界的向往,情感上由对成果的喜悦转向对尘世的超脱。“足蹑青云突上天”作为结尾,以生动的想象描绘出脚踏青云、直冲上天的画面。“足蹑青云”的形象极具画面感,“突上天”则充满了力量感,展现出成仙后飞升天界的奇幻场景,将诗歌的意境推向高潮,也鲜明地表达出对超脱尘世、进入仙境的终极追求,整首诗的情感在此得以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阎德隐《三月歌》

下一篇:唐·吴融《自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