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背城阙":我行走在背离城阙的道路上,
# 阙:一作风。
"驱马独悠悠":独自驱马缓缓前行,心中满是悠然却又略带孤寂的情绪。
"寥落百年事":稀疏冷落的百年间的事情,
# 百:一作中。
"裴回万里忧":在万里漂泊中徘徊不定,忧愁也随之绵延不绝。
"途遥日向夕":路途遥远,不知不觉太阳已渐渐西沉,
"时晚鬓将秋":天色向晚,而我的鬓发也如这秋天般,渐渐染上岁月的痕迹。
"滔滔俯东逝":俯身望去,滔滔渭水奔腾着向东流去,
"耿耿泣西浮":心中不安,仿佛西去的流水也在哭泣。
# 泣:一作位。
"长虹掩钓浦":一道长虹横跨天际,遮蔽了垂钓的河浦,
"落雁下星洲":一群大雁飞落,停歇在那如星般的沙洲之上。
# 星:一作垦。
"草变黄山曲":黄山曲折之处,草木随着季节变换了颜色,
"花飞清渭流":落花在清澈的渭水中悠悠漂浮,顺流而下。
"迸水惊愁鹭":湍急的水流突然涌起,惊扰了那满怀愁绪的白鹭,
# 鹭:一作鸳。
"腾沙起狎鸥":扬起的沙尘,使得嬉戏的沙鸥纷纷飞起。
# 狎:一作押。
"一赴清泥道":自从踏上这前往清泥道的旅程,
"空思玄灞游":我便只能徒然地思念起往昔在玄灞游玩的美好时光。
# 灞:一作靥。
“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635?~686?),唐代诗人。字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中年后患风痹症,不堪病痛折磨,最终投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歌善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尤长于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代表作品有《行路难》《长安古意》。今存辑本《幽忧子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羁旅怀友诗。描绘了旅途中的寥落秋景与壮阔自然景象,体现了初唐诗歌在意境与情感表达上的革新性,表达了诗人仕途失意、远离京城的孤寂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2. 写作手法
反衬:“长虹掩钓浦”“草变黄山曲”以壮阔自然反衬诗人愁绪。“长虹掩钓浦”的恢宏,凸显诗人渺小孤寂,让“寥落”“裴回”之愁更深。“草变黄山曲”的生机循环,与诗人“时晚鬓秋”对比,衬出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怅惘。两句以自然壮阔生机,反衬愁绪浓重,更显对故乡及友人的眷恋。意象组合:以“途遥日向夕”“花飞清渭流”等句,将夕阳、秋鬓、流水等意象组合,交织出人生迟暮之感。“途遥日向夕”里,“途遥”显漂泊漫长,“日向夕”绘夕阳西下,二者勾连,既含行旅疲惫,又隐喻人生暮年,怅惘与时光紧迫感叠加。“花飞清渭流”中,落花随水逝,象征美好凋零、时光不返,与“秋鬓”呼应,从自然与人生维度,共筑时光无情、年华易逝之慨。这些意象相互映衬,缠绕旅途艰辛与人生迟暮,让岁月无奈、壮志未酬之憾更厚重,传递出漂泊中的人生体悟。拟人:“耿耿泣西浮”“迸水惊愁鹭”用拟人手法深化愁绪。“耿耿泣西浮”以“泣”赋予星光人情,星光西浮似在哭泣,是诗人孤寂迷茫的外化,天地凄清与悲苦交融。“迸水惊愁鹭”中,“愁”字给鹭鸟添人情。水流惊扰本就含愁的鹭鸟,其惶然与诗人之忧共鸣,投射出漂泊的不安凄惶。两句以拟人让景物载情,使愁绪具体可感,增强感染力,让人更能体会诗人漂泊心境。起兴:开篇“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以孤行之景起兴,引出“寥落百年事,裴回万里忧”的愁思,眼前孤寂牵出人生感慨。以景起兴,使景与情勾连,让情感抒发有依托,真挚自然,让读者深切体会诗人的羁旅之苦与眷恋之深。议论:诗中议论从景物中生发,为情感注入深度。“寥落百年事,裴回万里忧”由孤行之景触发,从当下漂泊延伸至人生百年怅惘,点出失意根源,让孤寂有了厚重支撑。“时晚鬓将秋”借夕阳引发,既叹时光流逝,又暗议仕途无望,显壮志未酬之苦。这些议论与景相连,提炼于景又反哺于情,让情感有温度有深度,显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3. 分段赏析
“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以“背城阙”的动作和“独悠悠”的状态,勾勒出诗人远离京城、独自漂泊的形象。“独”字点明孤寂处境,为全诗奠定凄凉基调,这一景物描写引出下文的愁绪,是起兴的体现。“寥落百年事,裴回万里忧”,由眼前的孤行之景生发议论。“寥落”“裴回”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百年的怅惘和漂泊万里的忧愁,将个人的失意与人生的宏大命题相联系,让孤寂之感更具深度。“途遥日向夕,时晚鬓将秋”,“途遥”“日夕”描绘出旅途漫长、夕阳西下的景象,“鬓将秋”则刻画了诗人年华老去的形象。“时晚”一词既指天色已晚,又暗指人生已至暮年,一语双关,既叹时光流逝,又暗含对仕途无望的感慨。“滔滔俯东逝,耿耿泣西浮”,“滔滔”写出渭水东流的壮阔,“耿耿”描绘星光闪烁之景。“泣”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星光以人的情感,仿佛星光也在为诗人的处境而悲伤,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愁思相融。“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描绘了长虹遮蔽钓浦、落雁飞下星洲的画面,壮阔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孤寂形成反衬,以景的宏大反衬人的渺小,强化了内心的愁绪。“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草变”“花飞”展现出季节的更迭与景物的变化,草木、落花这些景物与流水结合,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与诗人的人生迟暮之感相呼应。“迸水惊愁鹭,腾沙起狎鸥”,“迸水”“腾沙”的动态惊扰了“愁鹭”“狎鸥”,“愁”字赋予鹭鸟人的情感,与诗人的忧愁相共鸣,进一步烘托出漂泊途中的不安氛围。“一赴清泥道,空思玄灞游”,收束全诗,“空思”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玄灞之游的怀念,以及如今只能空自思念的无奈,点明了对京邑游好的深切眷恋,是情感的集中体现。
上一篇:唐·卢照邻《同崔录事哭郑员外》
下一篇:唐·卢照邻《过东山吝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