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背城阙":我策马远离长安城门,
"驱马独悠悠":独自骑着马儿缓缓前行。
"寥落百年事":人生百年间的往事如此冷清,
"裴回万里忧":漂泊万里的忧愁令我徘徊难解。
"途遥日向夕":路途遥远太阳正西沉,
"时晚鬓将秋":岁月已晚,鬓发渐白如秋霜。
"滔滔俯东逝":俯瞰渭水滔滔向东奔流,
"耿耿泣西浮":而我含泪向西漂泊。
"长虹掩钓浦":长长的彩虹遮蔽了钓鱼的水滨,
"落雁下星洲":落雁飞向星光下的沙洲。
"草变黄山曲":曲折的山路上,青草已染上枯黄的颜色,
"花飞清渭流":花瓣飘落在清澈的渭水之上。
"迸水惊愁鹭":溅起的水花惊动了忧愁的白鹭,
"腾沙起狎鸥":沙尘飞扬,惊起了相互亲近的鸥鸟。
"一赴清泥道":一旦踏上了清泥铺就的道路,
"空思玄灞游":只能徒然思念在玄灞游玩的时光。
“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635?~686?),唐代诗人。字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中年后患风痹症,不堪病痛折磨,最终投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歌善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尤长于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代表作品有《行路难》《长安古意》。今存辑本《幽忧子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羁旅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萧瑟秋景与宏大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仕途不顺、远离京城时的孤独心境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体现了初唐四杰在诗歌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的创新特点。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途遥日向夕,时晚鬓将秋”一句,“途遥”“日向夕”写行程漫长、夕阳西沉的暮色之景,“时晚”“鬓将秋”则以暮色中的衰朽之景,暗合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拟人:“耿耿泣西浮”一句,“泣”字将星辰拟人化,星辰本无泪,却因诗人心伤而“泣”,仿佛连夜空都在为他的羁旅之愁垂泪。“迸水惊愁鹭”,“惊”字虽写急流惊动水鸟的动作,却隐含“流水本无意,却偏惊起愁绪”的拟人,奔涌的水流仿佛有意搅扰,让本就心事重重的诗人更添烦忧,拟人化的景物不再是客观存在,而是诗人情感的投射。反衬:以乐景衬哀情,“长虹掩钓浦”中,雨后长虹横跨天际,遮蔽了江畔的钓浦,画面壮丽;“草变黄山曲”则写秋草变色,漫山遍野铺展在曲折的山谷间,气象辽阔。然而,如此壮美的自然图景下,诗人却感慨“寥落百年事,裴回万里忧”,以天地之阔、景色之美,反衬个人命运之狭、心事之沉,恰似“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把诗人的漂泊衬托的更加孤独。意象组合:“途遥日向夕”中写行程漫长,“日向夕”点明夕阳西下,暗含“归期无计”的怅惘;“花飞清渭流”中,落花随渭水匆匆东去,更象征岁月如流水般不可逆转。这些意象(途遥、日向夕、花飞、流水)将诗人的漂泊、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衰老层层包裹,最终凝结为“空思玄灞游”的无奈,曾经在京城的游历已成追忆,如今唯剩渡河时的孤独与怅然。起兴:开篇以“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起兴,直接切入“离京远行”的场景:诗人背对京城,独自驱马缓行。这一具体的行动描写,既是现实的行途记录,也暗含情感铺垫,“背”字点出与京城的疏离,“独悠悠”以马的缓慢、孤独,自然引出后文“寥落百年事,裴回万里忧”的内心怅惘。
3. 分段赏析
诗歌开篇“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直接点明诗人正离开京城(城阙)独自远行。“背”字写出与京城的背离,“独悠悠”则以马的缓慢、孤独,暗合诗人内心的怅惘,未言愁而愁意已现。“寥落百年事,裴回万里忧”两句,由行途转入内心感慨。“寥落”形容人生往事如过眼云烟般空荡,“裴回”(徘徊)则写出愁绪在万里征程中反复缠绕,强化了对人生、仕途的迷茫与忧虑。“途遥日向夕,时晚鬓将秋”紧承上文,“途遥”“日向夕”写行程遥远、夕阳西下,“时晚”“鬓将秋”则以暮色与鬓发斑白的对比,暗示岁月流逝、年华渐老,让诗人的孤独与愁绪更显沉重。“滔滔俯东逝,耿耿泣西浮”转向对自然景象的描写:黄河水滔滔向东奔涌,星辰仿佛带着泪光向西浮动。“东逝”的水与“西浮”的星,一去一返,暗喻时光不可逆、归程不可得的矛盾;“滔滔”“耿耿”二词,既写水势、星光之盛,更似诗人内心翻涌的愁思,借景抒怀,含蓄深沉。中间六句“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迸水惊愁鹭,腾沙起狎鸥”集中铺陈沿途所见之景:长虹遮蔽了垂钓的水滨,南归的大雁掠过星洲;黄山曲处的草色已变,清渭河畔的花瓣纷飞;急流惊起了栖息的白鹭,沙岸上鸥鸟因游人而亲近。这些意象或静或动,或明或暗,共同构成一幅萧瑟、动荡的秋景图。草变花飞的凋零、鹭鸥惊飞的慌乱,皆与诗人漂泊的心境相呼应,景中全是情。结尾“一赴清泥道,空思玄灞游”收束全诗:诗人即将踏上前往清泥的道路,却只能徒然怀念曾在京邑玄灞游玩的时光。“空思”二字道尽无奈——前路漫漫,归期无定,曾经与友人的交游如今只剩回忆,将羁旅之愁与怀友之思推向高潮。
4. 作品点评
作为初唐四杰中的一员,卢照邻的这首诗把个人命运与山水景色的描写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独自渡河时的孤独与愁绪。明代学者胡震亨评价他的作品“苍劲中有流丽之致”,这首诗正好体现了这一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