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陈陶浏览量:1
chán
shēng
jiāng
yuè
duǎn
cǎo
qiū
cháng
huáng
zhú
rén
hàn
bái
hǎo
kàn
jìng
xiào
gōng
shí
jiāng
shuǐ
qīng
qiǎn
diào
jīng
wěi
yǐn
shuǐ
láng
shòu
zhè
hán
dǐng
xióng
jīn
huǒ
shí
nián
hán
shǔ
鹿
qiú
dōng
liú
rèn
bān
bìn
xiàng
zhōng
shǒu
tiě
suō
fēi
qián
kūn
jiàn
liǎo
wén
zhāng
lǎn
lóng
chéng
lái
yìn
shòu
shū
jìn
lái
shì
shàng
shù
shuí
xiàng
sāng
shí
lóng

译文

蝉的鸣叫声仿佛让月夜变得短促,草的颜色却随着秋意显得悠长。家家户户都在传唱着哀伤的《黄竹》歌,有谁能撼动坚韧的白榆呢。月亮像镜子一样圆的夜晚值得欣赏,不要嘲笑它像弓箭一样弯的时候。江河湖海的水又清又浅,不够鲸鱼摆动尾巴。喝着冷水,狼崽一天天消瘦,思念着太阳,鹧鸪在寒冷中瑟缩。一鼎之中,金液在炉火里分阴阳炼制,十年的寒冬酷暑,都穿着鹿皮袍子。捎话给向东流去的江水,任凭双鬓变得斑白,独自在角落,始终守着铁梭飞快地劳作。见过天地的广阔后,就懒得再写那些文章,功成名就之后,便疏远了官印和绶带。近来世上没有像徐庶那样的人,谁会到田间地头认出隐居的贤才呢。

逐句剖析

"蝉声将月短":蝉的鸣叫声仿佛让月夜变得短促,

"草色与秋长":草的颜色却随着秋意显得悠长。

"比屋歌黄竹":家家户户都在传唱着哀伤的《黄竹》歌,

"何人撼白榆":有谁能撼动坚韧的白榆呢。

# 何人撼白榆:以上见张为《主客图》。

"好看如镜夜":月亮像镜子一样圆的夜晚值得欣赏,

"莫笑似弓时":不要嘲笑它像弓箭一样弯的时候。

# 莫笑似弓时:《新月》,见《吟窗杂录》。

"江湖水清浅":江河湖海的水又清又浅,

"不足掉鲸尾":不够鲸鱼摆动尾巴。

"饮水狼子瘦":喝着冷水,狼崽一天天消瘦,

"思日鹧鸪寒":思念着太阳,鹧鸪在寒冷中瑟缩。

"一鼎雄雌金液火":一鼎之中,金液在炉火里分阴阳炼制,

"十年寒暑鹿麑裘":十年的寒冬酷暑,都穿着鹿皮袍子。

"寄语东流任斑鬓":捎话给向东流去的江水,任凭双鬓变得斑白,

"向隅终守铁梭飞":独自在角落,始终守着铁梭飞快地劳作。

# 向隅终守铁梭飞:以上见《北梦琐言》。

"乾坤见了文章懒":见过天地的广阔后,就懒得再写那些文章,

"龙虎成来印绶疏":功成名就之后,便疏远了官印和绶带。

"近来世上无徐庶":近来世上没有像徐庶那样的人,

"谁向桑麻识卧龙":谁会到田间地头认出隐居的贤才呢。

# 谁向桑麻识卧龙:见《钓矶立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句》是唐代诗人陈陶的一首古体诗。这些诗句多运用对仗、比喻等手法,或描绘自然景象,如“蝉声将月短,草色与秋长”以蝉声、月色、草色、秋意的对照,写出秋夜的独特韵味;或寄寓个人情怀,如“近来世上无徐庶,谁向桑麻识卧龙”借典故抒发怀才不遇之感。诗句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陈陶(803?~879?),唐代诗人。字嵩伯,自称“三教布衣”,长江以北人。文宗大和间游江南、岭南,曾作诗投献桂仲武、罗让、周墀、韦廑等州镇官员,然均未能引其入仕。大中三年,隐居于洪州西山。陈陶的乐府诗,意境诡异,色彩浓郁,酷似李贺。亦有《塞下曲》《胡无人行》等边塞题材之作,其中《陇西行四首》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二句,尤为人所传诵。代表作品有《游子吟》《答莲花妓》。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蝉声将月短,草色与秋长。”此句以秋夜景物营造清幽意境,对仗精巧。“蝉声”为秋夜添动态,“将月短”似说持续的蝉鸣让月夜显得短促,暗衬夜的静谧与时光飞逝;“草色”随秋意铺展,“与秋长”状其绵延不绝,与秋日同存,尽显秋野的广阔。蝉声之动与草色之静相衬,“短”与“长”对比鲜明,不直言秋感,却让秋夜的清幽与时光流转藏于景中,余味淡远。“比屋歌黄竹,何人撼白榆。”“黄竹”传为哀歌,“比屋歌黄竹”写家家户户唱着悲歌,可见世道或人心的凄苦;“白榆”喻坚韧之物,“何人撼白榆”问谁能撼动,暗指世事艰难难改。家家户户的悲唱与无人能撼的白榆对照,一面是普遍愁苦,一面是现实坚硬,字间藏着对世事无奈的轻叹。“好看如镜夜,莫笑似弓时。”此句以月亮的两种形态喻人生境遇。“如镜夜”指月圆如镜,光彩照人,是值得赞美的时刻;“似弓时”指月弯如弓,形态不起眼,却劝“莫笑”。以月的圆缺喻人生的顺逆,暗含对境遇起伏的坦然,不卑不亢,道理浅白却含深意。“江湖水清浅,不足掉鲸尾。”以江湖之浅反衬鲸之宏大,寄寓怀才不遇。“江湖清浅”喻环境狭隘,“鲸尾”指大才者的抱负,“不足掉鲸尾”言此地容不下大才,无法施展。短短十字,以物喻人,将才能被囿的愤懑藏于平淡语气中,见得胸中丘壑。“饮水狼子瘦,思日鹧鸪寒。”以动物境遇写凄苦。“饮水狼子瘦”写狼崽仅靠饮水充饥,日渐消瘦,显生存之艰;“思日鹧鸪寒”言鹧鸪盼暖阳却遭寒,显处境凄凉。两句借狼、鹧鸪的困顿,暗喻人的艰难,不直写人苦,却让凄苦之感在物象中蔓延。“一鼎雄雌金液火,十年寒暑鹿麑裘。”写炼丹与守道的艰辛。“一鼎雄雌金液火”状炼丹时炉火与金液的阴阳相济,需精心掌控;“十年寒暑鹿麑裘”言十年间不论寒暑,都身着鹿皮袍坚守,显时光漫长与意志坚定。两句勾勒出潜心修道者的日常,藏着对信念的执着。“寄语东流任斑鬓,向隅终守铁梭飞。”抒怀人老而志不改。“寄语东流任斑鬓”言任凭流水带走岁月,双鬓斑白也坦然;“向隅终守铁梭飞”写独自在角落,始终握着铁梭辛勤劳作,显坚守之志。流水喻时光,铁梭代劳作,将老而弥坚的执着藏于寻常场景中。“乾坤见了文章懒,龙虎成来印绶疏。”写历经世事后的淡然。“乾坤见了文章懒”言见过天地广阔后,便懒于舞文弄墨,觉文字难述其大;“龙虎成来印绶疏”指功成之后,便疏远官印,看淡功名。两句从对文与官的态度转变,显出世道通透后的超脱。“近来世上无徐庶,谁向桑麻识卧龙。”化用典故叹知音难觅。徐庶曾荐卧龙,“无徐庶”言如今无识才者;“谁向桑麻识卧龙”问谁会到乡野认出隐贤。以反问写贤才被埋的惋惜,怀才者的无奈与怅惘在问询中尽显,情感真挚含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陈陶《宿天竺寺》

下一篇:唐·陈陶《登宝历寺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