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shàng
féng
rén

朝代:唐作者:陈陶浏览量:1
shí
nián
péng
zhuǎn
jīn
líng
dào
cháng
qīng
yún
shēn
zǎo
xiāng
féng
jìn
bái
tóu
rén
qīng
jiāng
yán
céng
lǎo

译文

十年间如蓬草般在金陵道上辗转漂泊,为没能早早身登青云而长久悲叹(或苦笑)。在故乡遇到的人都已是满头白发,清江的景色却一点儿都未曾变老。

逐句剖析

"十年蓬转金陵道":十年间如蓬草般在金陵道上辗转漂泊,

"长哭青云身不早":为没能早早身登青云而长久悲叹(或苦笑)。

# 哭:一作笑。

"故乡逢尽白头人":在故乡遇到的人都已是满头白发,

# 故乡逢尽白头人:一作故里相逢尽白头。

"清江颜色何曾老":清江的景色却一点儿都未曾变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上逢故人》是唐代陈陶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通过诗人在金陵道上十年漂泊后与故人相逢的情景,抒发人生感慨。前两句写自己多年辗转,为未能早登青云而悲叹;后两句写故乡相逢皆是白头之人,而清江景色依旧未老。全诗将自身的沧桑与清江的永恒相对照,借寻常的故人相逢场景,深刻表达出岁月变迁、人生迟暮的感怀,语言平实却蕴含深沉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陈陶(803?~879?),唐代诗人。字嵩伯,自称“三教布衣”,长江以北人。文宗大和间游江南、岭南,曾作诗投献桂仲武、罗让、周墀、韦廑等州镇官员,然均未能引其入仕。大中三年,隐居于洪州西山。陈陶的乐府诗,意境诡异,色彩浓郁,酷似李贺。亦有《塞下曲》《胡无人行》等边塞题材之作,其中《陇西行四首》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二句,尤为人所传诵。代表作品有《游子吟》《答莲花妓》。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十年蓬转金陵道”,“蓬转”运用比喻,将自己十年间在金陵道上的漂泊生活比作蓬草流转,生动形象地写出其漂泊无依,体现了诗人生活的动荡与艰辛。次句“长哭青云身不早”,“长哭”展现出诗人因未能早登青云而产生的复杂情绪,或是悲叹,或是自嘲,表达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遗憾。第三句“故乡逢尽白头人”,写在故乡与故人相逢,看到的都是白头之人,直接点明岁月对人的改变,蕴含着对时光匆匆、人生易老的喟叹。尾句“清江颜色何曾老”,诗人目光转向清江,以清江容颜未改,与前文人事的变化形成反差,进一步强化了对时光变迁的感慨,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陈陶《赋得池塘生春草》

下一篇:唐·陈陶《独摇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