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落溟涨晓":拂晓时分,广阔的大海一片空旷寂寥,
"蒲门郁苍苍":蒲门一带山林茂盛、郁郁苍苍。
"登楼礼东君":登上楼阁向东方之神行礼,
"旭日生扶桑":太阳从扶桑升起。
"毫厘见蓬瀛":能清晰地看到蓬莱、瀛洲等仙岛,
"含吐金银光":它们闪耀着金银般的光芒。
# 含:一作吞。
"草木露未晞":草木上的露水还未干,
"蜃楼气若藏":海市蜃楼的气息好像隐藏着。
"欲游蟠桃国":想要前往蟠桃盛会的仙国,
"虑涉魑魅乡":又担心踏入有妖魔鬼怪的地方。
"徐市惑秦朝":徐市欺骗了秦朝,
"何人在岩廊":如今还有谁在朝廷中进谏。
"惜哉千童子":可惜那千名童子,
"葬骨于眇茫":把尸骨埋葬在了渺茫的大海之中。
"恭闻槎客言":恭敬地听闻海上仙人的话,
"东池接天潢":东边的池塘连接着天河。
"即此聘牛女":就在这里与牛郎织女相会,
"曰祈长寿方":说要祈求长寿的方法。
"灵津水清浅":灵津的水清澈而浅,
# 清:一作深。
"余亦慕修航":我也羡慕能够乘船前往仙境。
晚唐诗人
陈陶(803?~879?),唐代诗人。字嵩伯,自称“三教布衣”,长江以北人。文宗大和间游江南、岭南,曾作诗投献桂仲武、罗让、周墀、韦廑等州镇官员,然均未能引其入仕。大中三年,隐居于洪州西山。陈陶的乐府诗,意境诡异,色彩浓郁,酷似李贺。亦有《塞下曲》《胡无人行》等边塞题材之作,其中《陇西行四首》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二句,尤为人所传诵。代表作品有《游子吟》《答莲花妓》。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观景抒怀诗。描绘了诗人在蒲门戍观海时所见的壮丽奇幻海景,如海上日出、疑似蓬瀛仙岛之景等。通过描写这些景色,表达了对海景的惊叹与赞美。同时,借徐福东渡等典故,抒发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长生不老追求的思考,展现出诗人丰富的联想与深刻的感悟。
2. 写作手法
用典:“徐市惑秦朝,何人在岩廊”一句,运用了徐福的典故。徐福是秦朝的方士,他曾向秦始皇上书,请求率领童男童女入海求仙。诗人在此处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秦朝统治者的讽刺和对历史的反思。
3. 分段赏析
前六句:“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毫厘见蓬瀛,含吐金银光。”描绘清晨蒲门戍外大海的开阔与蒲门的郁郁苍苍。诗人登楼礼拜司春之神,看到旭日从东方升起,海面上似乎能看见蓬瀛仙岛闪烁金银光芒,展现出奇幻壮丽的海景,表达对海景的赞美。中间四句:“草木露未晞,蜃楼气若藏。欲游蟠桃国,虑涉魑魅乡。”描写草木露水未干,蜃楼似隐藏其中的景象,由眼前景引发对海上仙境的向往,但又担心涉足危险之地,为下文联想徐福东渡做铺垫。后十句:“徐市惑秦朝,何人在岩廊。惜哉千童子,葬骨于眇茫。恭闻槎客言,东池接天潢。即此聘牛女,曰祈长寿方。灵津水清浅,余亦慕修航。”运用徐福东渡典故,感慨历史。又根据传闻想象东海与天河相通,可拜访牛郎织女求长寿,表达对仙境和长生的向往,使诗歌充满浪漫色彩。
4. 作品点评
此诗为考证唐代横阳军事建制的关键佐证,其“蒲门戍”的明确记述与《旅次铜山先寄温州韩使君》中“横阳道”的记载相互印证,共同揭示了晚唐时期浙闽地区的交通网络格局。作为苍南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它为浙南沿海唐代人文地理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诗史依据。
上一篇:唐·陈陶《题赠高闲上人》
下一篇:唐·陈陶《怀仙吟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