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jiāng
xíng

朝代:唐作者:张九龄浏览量:2
yáo
rén
zài
chéng
tán
yuè
xíng
yōu
yōu
tiān
kuàng
qiē
qiē
xiāng
qíng
wài
rǎo
zhōng
liú
dàn
qīng
niàn
guī
lín
huàn
chóu
zuò
huá
shēng
yóu
yǒu
tīng
zhōu
xiāo
fēn
zhà
míng

译文

漫漫长夜,人在何处,正在这碧波夜月之中行船。天空是如此辽阔悠远,而我对故乡越发思念。身外的事物没有人的忧愁,清澈的潭水是那样自在。归乡的念头不知已随着林中树叶换了几个春秋,怀着乡秋独坐,直到寒露渐生。还有那江中沙洲上的白鹤,在这夜半时分乍然长鸣,令人不由心惊。

逐句剖析

"遥夜人何在":漫漫长夜,人在何处,

# 遥:远。这里指时间漫长。

"澄潭月里行":正在这碧波夜月之中行船。

"悠悠天宇旷":天空是如此辽阔悠远,

# 天宇:天空。

"切切故乡情":而我对故乡越发思念。

# 情:情思,心情。

"外物寂无扰":身外的事物没有人的忧愁,

# 外物:身外之物。

"中流澹自清":清澈的潭水是那样自在。

"念归林叶换":归乡的念头不知已随着林中树叶换了几个春秋,

# 林叶:一作春服。

"愁坐露华生":怀着乡秋独坐,直到寒露渐生。

# 露华:露水。

"犹有汀洲鹤":还有那江中沙洲上的白鹤,

"宵分乍一鸣":在这夜半时分乍然长鸣,令人不由心惊。

# 乍:突然。,分:黎明。,宵:晚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江夜行》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夜行西江为背景,通过描绘澄潭月影、天宇旷远、露华凝寒等清幽静谧的秋夜江景,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时孤寂无依的心境与思归的深切愁绪。全诗语言洗练,意境空灵,以白描手法寓情于景,将客愁乡思融入对自然风物的细腻观察中,首诗虽叙事平平、写景平平,但却别有一番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

张九龄(678~740),唐代大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世称“曲江公”。长安进士,任右拾遗,迁左补阙。开元二十一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是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其五言古诗,对唐诗的发展影响颇大;其五言律诗讲究情致深婉,蕴藉自然。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他还乐于提携后进,王昌龄、孟浩然、王维等皆受其青睐。主要作品有《感遇》《杂诗》《望月怀远》《旅宿淮阳亭口号》等。著有《曲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西江夜行》的创作背景与张九龄晚年仕途失意密切相关。张九龄因遭李林甫排挤被贬为荆州长史,远离朝廷中心。诗人身处荆楚之地,面对秋夜寂寥的江景,触发了对岭南故乡的思念。因为自身远离家乡,又加之政治之途不顺,他所作的思乡诗比较多。此诗即作于贬谪期间,既暗含政治境遇的孤寒之感,更凝聚着游子对故土的深情眷恋,是其晚年诗风转向深沉内敛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又是一首思乡诗,以秋夜江行为主线,抒发了羁旅思乡的主题。首联以“遥夜”“澄潭”勾画夜行江上的孤寂场景;颔联借“天宇旷”与“故乡情”的时空对比,点明怀归之思;颈联通过外物之“寂”与内心之“澹”的映照,展现诗人试图平复愁绪的挣扎;尾联以“林叶换”“露华生”暗示归期渺茫,更借“汀洲鹤鸣”的凄清意象,将无言之愁推向深远。全诗以景起兴,情景相生,在清冷的意境中传递出含蓄绵长的乡愁。

2. 写作手法

对比:“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用天宇和故乡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被乡愁填满的逼仄感,时空的永恒更映照出游子漂泊的短暂与悲凉。

3. 分段赏析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两句以设问开篇,勾勒出秋夜独行的孤寂画面。“遥夜”既指时间漫长,亦隐喻诗人贬谪生涯的煎熬;“澄潭月”以倒影虚写江月澄明,暗含“月是故乡明”的怅惘。一“行”字串联起人与月影,作者在夜里出行,夜色清新,沁人心脾,天高月明。却更反衬出身如飘蓬的孤独感,为全诗奠定清冷基调。“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两句通过空间与情感的强烈对比深化主题。“悠悠”极言天地浩瀚,凸显个体的渺小无依;“切切”则以叠词强化思乡之情的迫切。天宇之“旷”与客心之“窄”形成张力,用天宇和故乡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心切。“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两句转入内心观照。“外物寂”写秋夜江上的静谧,暗喻远离朝堂纷争的处境;“中流澹”既描摹江水之平静,亦象征诗人试图以淡泊之心化解愁绪。看似超脱的自喻中,“自清”一词隐约透露出坚守高洁品性的自许,将思乡之情升华为对精神归宿的追寻,“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作者在如此寂静的夜里独坐,周围寒露渐生,打湿了他的衣衫。然而等到他从沉思中觉醒的时候,已是天亮,这时他忽然听到水上的鹤鸣叫了一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也打断了他的思想情切,让他的思绪戛然而止,同时,他的诗篇也戛然而止,让人浮现不尽的联想。“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两句以景结情,收束全篇。鹤鸣打破深夜沉寂,既呼应“遥夜”的时间流逝,又以孤鹤的凄唳之声暗喻诗人独守清节的形象。鹤在传统文化中象征隐逸与高洁,此处“汀洲鹤”的陡然惊鸣,恰似诗人乡愁的迸发,余音袅袅中,留下无尽苍茫的意境,深化了客愁的悠长与孤傲心境。

4. 作品点评

张九龄的诗歌创作以情景交融的创作范式见长,其笔下的思乡主题往往通过虚实相生的意象群落构建出独特的审美空间。这首《西江夜行》他不仅描绘了一副美丽清澈的明月夜景,也描写了他的思乡情,随着诗歌的突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下一篇:唐·李白《广陵赠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