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éi
míng
fàn
zhōu
huí
zuò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2
bǎi
xíng
chūn
fǎn
qīng
liú
xìng
duō
zhōu
suí
yàn
jiāng
huǒ
gòng
xīng
luó
jiù
tián
jiā
hàn
réng
huà
é
wén
zhāng
tuī
hòu
bèi
fēng
tuí
gāo
àn
líng
xīn
shēng
mǎn
zhào
yóu
lián
cái
bái
shǒu
wèi
dēng

译文

巡游百里春景后返程,清澈江流中逸兴豪情翻涌。画有鹢鸟的船随雁停泊,江上火光与繁星相罗列。已解救田家的旱灾之苦,仍致力于匡正世风移易谬俗。文章方面推举后辈人才,以风雅之道激荡颓败世风。高岸已难分辨是陵还是谷,新歌声充满船桨划动的歌谣。仍然怜惜我这个无才之人,头发白了还未考中科举。

逐句剖析

"百里行春返":巡游百里春景后返程,

"清流逸兴多":清澈江流中逸兴豪情翻涌。

"鹢舟随雁泊":画有鹢鸟的船随雁停泊,

# 雁泊:一作鸟没。

"江火共星罗":江上火光与繁星相罗列。

"已救田家旱":已解救田家的旱灾之苦,

"仍医俗化讹":仍致力于匡正世风移易谬俗。

# 医:一作忧。

"文章推后辈":文章方面推举后辈人才,

"风雅激颓波":以风雅之道激荡颓败世风。

"高岸迷陵谷":高岸已难分辨是陵还是谷,

"新声满棹歌":新歌声充满船桨划动的歌谣。

"犹怜不才子":仍然怜惜我这个无才之人,

# 才子:一作调者。

"白首未登科":头发白了还未考中科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陪卢明府泛舟回作》是盛唐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描绘了诗人陪同卢明府泛舟归来之景,前六句写春日泛舟的逸兴,清流、鹢舟、江火等意象勾勒出秀丽壮阔之景,赞颂卢明府治政有方、提携后辈、激扬风雅。后六句笔锋一转,诗人自叹不才,白首未登科,抒发怀才不遇之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百里行春返”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出行画面,“百里”凸显行程之远,暗示着此番泛舟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旅程。“行春”点明时节为春日,春日里万物复苏、繁花似锦,为整个行程增添了浪漫与生机。“返”字意味着旅程的结束,却又带着一种历经美好后的满足感,让读者不禁好奇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清流逸兴多”中,“清流”展现出江水的清澈灵动,是大自然灵动的馈赠。“逸兴多”则直白地抒发了诗人与友人泛舟时的兴致盎然,心情愉悦,为下文对沿途景色的描写奠定了欢快的情感基调。“鹢舟随雁泊”描绘出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鹢舟”作为装饰精美的船只,随大雁一同停泊,将船与雁的动态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意境。“随”字赋予了画面一种灵动的跟随感,仿佛鹢舟也如大雁般自由自在。“江火共星罗”则将视角转向夜晚,江面上闪烁的灯火与天上的繁星相互映衬,星罗棋布,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又宁静的江上夜景。此句通过对光影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此次泛舟的浪漫与惬意,让读者沉浸在这如梦如幻的夜色之中。“已救田家旱”直接赞颂了卢明府的政绩,他成功解决了百姓的旱灾之苦,让田家得以恢复生机,体现出他心系百姓、勤政爱民的高尚品质。“救”字强调了卢明府为官的担当与作为,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仍医俗化讹”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卢明府的赞美,“医俗化讹”指匡正世风、移风易俗,表明卢明府不仅关注百姓的物质生活,还致力于改善社会风气,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官。此联从民生与世风两个角度,全面展现了卢明府的优秀品质,表达了诗人对他的钦佩之情。“文章推后辈”体现了卢明府对文学后辈的提携与关爱,他积极为年轻文人提供机会和平台,展现出他宽广的胸怀和对文学事业的热爱。“推”字凸显了他主动扶持后辈的积极态度,为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风雅激颓波”中,“风雅”代表高雅的文学艺术和道德风尚,“激颓波”则表示激励、挽救衰颓的社会风气。此句强调卢明府以自己的风雅之举,对当时的不良风气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纠正作用,进一步突出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也让读者感受到文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高岸迷陵谷”描绘出一种自然景象的变迁,高高的堤岸与深谷已经难以分辨,暗示着世事无常、沧海桑田的变化。这种变化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引发人们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新声满棹歌”则与前文的感慨形成对比,船桨声中回荡着新的歌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新声”代表着新的希望和力量,此句表达出尽管世事变迁,但生活中依然充满着美好和希望,人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笔锋一转,诗人以“不才子”自比,表达出一种自谦和自嘲。“犹怜”二字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感慨,尽管自己有才华和抱负,却得不到施展的机会。“白首未登科”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自己年事已高,却仍未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此联与前文对卢明府的赞美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让读者感受到他壮志未酬的悲愤,也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翰《古蛾眉怨》

下一篇:唐·佚名《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灵具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