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án
·
·
qíng
líng
lóng

朝代:唐作者:温庭筠浏览量:1
qíng
líng
lóng
wàn
zhī
xiāng
niǎo
hóng
xián
mèng
jīn
táng
mǎn
tíng
xuān
cǎo
zhǎng
xiù
lián
chuí
méi
dài
yuǎn
shān
绿
chūn
shuǐ
qiáo
píng
lán
hún
xiāo

译文

雨过天晴,夜合花沐浴在玲珑明澈的日光中,千万枝花朵香气袅袅浮动,红色的花丝轻轻拂动。闲来无事时,梦中又回到那金碧辉煌的厅堂,庭院里,萱草正长得茂盛绵延。绣帘低垂,边角垂落的穗子发出簌簌轻响,描画的眉色如远处青峦,一片青碧。春日的溪水漫涨,正缓缓流过溪上小桥,倚着栏杆极目远眺,只觉魂魄都似要消散在春景里。

逐句剖析

"雨晴夜合玲珑日":雨过天晴,夜合花沐浴在玲珑明澈的日光中,

# 日:彊村本《尊前集》作月。,玲珑:空明。,夜合:合欢花的别称,又名合昏。古时赠人,以消怨合好。

"万枝香袅红丝拂":千万枝花朵香气袅袅浮动,红色的花丝轻轻拂动。

# 红丝拂:指夜合花下垂飘动。,香袅:香气浮动。

"闲梦忆金堂":闲来无事时,梦中又回到那金碧辉煌的厅堂,

# 金堂:华丽的厅堂。

"满庭萱草长":庭院里,萱草正长得茂盛绵延。

# 萱草:草本植物,俗称黄花菜,传说能使人忘忧。

"绣帘垂箓簌":绣帘低垂,边角垂落的穗子发出簌簌轻响,

# 箓簌:下垂貌。此处指帘子下垂的穗子,流苏一类的饰物。一作“簏簌”,“籙簌”,“䍡𦌉”。

"眉黛远山绿":描画的眉色如远处青峦,一片青碧。

# 远山绿:远山绿:指眉黛颦时之美。远山眉为古代眉式的种类,与小山眉并为入时之妆。,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因称眉为眉黛。李商隐《代赠》:“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共得几多愁。”

"春水渡溪桥":春日的溪水漫涨,正缓缓流过溪上小桥,

# 渡:雪本《花间集》作“度”。

"凭栏魂欲销":倚着栏杆极目远眺,只觉魂魄都似要消散在春景里。

# 魂欲销:魂魄将散,神情恍惚。销,失散。一作“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一首闺怨词。这首词主要写深闺女子的白天闲梦与梦醒后的淡淡愁绪。上片从雨后初晴的合欢花写起,引出男女情爱的话题。女主人公在宁静美好的环境里触景生梦,醒来后仍回味着梦中的情景;下片回到现实,她带着愁容坐在绣帘后,凭栏远眺,只见一江春水正缓缓流过溪上的小桥。望着这流动的春水,她想到自己的青春时光也像这河水一样悄然流逝,心中不禁泛起迷茫的愁绪。全词通过描写梦中回忆的片段和梦醒后眼前的景色,刻画了一个多愁善感、孤单寂寞、愁绪恍惚的思妇形象。词的章法结构跳跃而灵活,意境缠绵而哀婉,语言风格也符合温庭筠词作精巧华丽、细腻秾艳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花间词派鼻祖

温庭筠(801?~ 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温庭筠为晚唐词坛巨擘,为词史上大力写词的第一人,大都收入《花间集》。其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与韦庄并称“温韦”。词的题材取向以男女情爱、相思恨别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的容貌情怀;语言追求秾艳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今存乐府诗、咏史诗、山水行旅诗等。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菩萨蛮》《春愁曲》《商山早行》等。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𦠆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是温庭筠所作。根据《唐才子传》和《北梦琐言》的记载,唐宣宗喜爱《菩萨蛮》词,宰相令狐绹便私下请温庭筠替自己新创作《菩萨蛮》词,进献给唐宣宗。此词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十月至大中十三年(859年)十月间,《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将其编排在大中六年(852年)前后,而这一时期,温庭筠正处于多次科举落第的境遇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了深闺女子的白日闲梦与梦醒后的淡淡愁绪。表现了人物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雨晴夜合玲珑日,”中描述如此明媚的春光来反衬出女子独处深闺的孤寂。暗示其内心无人共赏的落寞。梦境的温馨美好与现实的冷清孤寂形成强烈反差,强化了人物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失落。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雨晴夜合玲珑日”以景起兴,描绘雨后初晴、阳光透过夜合花枝的明丽画面,“玲珑日”三字既写日光透隙的精巧,又暗含时光流转的轻快感。“万枝香袅红丝拂”一个“拂”字用得巧妙,把花瓣轻摇飘落的动态写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引出了女子对爱情的回忆,她的心事也由此展开。千万枝花朵摇曳生香,红色花丝如丝带轻拂,画面富有动态美,奠定了全词华美婉约的基调。“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由景转入情,主人公在闲适中梦回金碧辉煌的厅堂,眼前浮现满庭茂盛的萱草。萱草在古诗词中常象征忘忧或母爱,此处更可能隐喻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虚实相生间透露出淡淡的怅惘。下片“绣帘垂箓簌”转写近景,绣帘低垂,轻微的声响(“箓簌”)暗示环境静谧,同时以动衬静,烘托人物内心的孤寂。“眉黛远山绿”以比喻刻画人物神态,将女子的眉色比作远山含翠,既显其姿容秀美,又暗含愁绪如山色般连绵不绝。末二句“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将空间拉至户外,春水潺潺流过溪桥的清冷景象,与凭栏远眺的人物形成呼应。“魂欲销”三字直抒胸臆,将春日美景引发的相思或身世之悲。

4. 作品点评

整首词上片写梦中的温馨相聚,反衬出女子此刻的孤独与凄凉。下片写梦醒后的愁思,情感更显浓烈,让人动容。不管是写梦后的景色,还是写女子皱眉远眺的样子,全词都笼罩着一股哀怨与愁绪。语言上继承了温庭筠词风的特点,细腻华丽,比如“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两句,情感真挚,画面动人,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章正写梦。垂帘、凭栏,皆梦中情事,正应“人胜参差”三句。

清张惠言《词选》卷一

# “绣帘”四语婉雅。叔原“梦中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聪明语,然近于轻薄矣。

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一

# 温庭筠喜用簏簌及金鹧鸪、金凤凰等类字,是西昆积习。金皆衣上织金花纹,箓簌,今垂缨也。

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一

# 词人言夜合,言萱草,皆托物起兴,闺怨之辞也。……故“闲梦忆金堂”者,即金堂中人有所闲忆,亦即美人有所想念之意。此女子见夜合萱草之盛开,不能忘忧蠲忿,反起离索之感,忆者忆念远人,梦者神思飞越,非真烈日炎炎,作南柯之一梦也。闲思闲想,无情无绪,亦可称梦,亦可称忆。

近代浦江清《词的讲解》

# 所谓“绣帘垂簏簌”者,因人出帘动以相及,意脉不断,非虚写也。故下文以眉黛状远山,“眉黛远山绿”,即“远山眉黛绿”,情景相合,纯任自然,且与人以芳草罗裙之联想。此种手法,宜会其神韵,不当呆看。

近代张以仁《温飞卿词旧说商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温庭筠《江岸即事》

下一篇:唐·温庭筠《伤温德彝》

猜你喜欢